¤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南海史籍 > 正文

黎族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传说上古时代炎帝时代,其诸侯部落之一的"蚩尤"(chi you)部落是东部、南部各族部落的统称,各族部落众多,以后又称"南蛮"、"百越"、"九黎"、"三苗",是黎族、苗族、壮族等现今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蚩尤"部落因为经常叛乱,被黄帝、尧、舜、禹以及以后朝代兼并、驱敢,逐渐向南躲避于山岭,以至其中一支古骆越人(后称"俚人"),人口大量减少,部分人从大陆两广和越南北部一带乘独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岛,成为海南最早的居民,这就是黎族的祖先。到了南北朝时,大陆两广一带的"俚人"跟随首领冼夫人,大规模迁移海南岛,并归附冼夫人统治。海南岛的"俚人"在宋朝以后始称"黎"至今。


    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是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


    黎族自称“赛”。黎族内部由于分布地区,服饰等的小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方言,因而称谓也有所不同,如有“侾”、“杞”、“美孚”、“润”,汉语称为“本地黎”等五种称呼。但黎族之间或与其他民族交往时,都自称为“赛”。


    我国古代南方的“越”是黎族的先民。“黎”这一族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汉文文献上,普遍以“黎”作为黎族的专用族名,在宋代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是海南岛上的最早属民,黎族在海南岛的历史,历史说法不一。海南与大陆分离的年代,关系到海南岛文化的发端。


    黎族在海南历来都以土著居民自居,称岛上的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为“美”。但黎族是否为海南岛上的土著民族,目前意见尚未统一。我国史学界根据文献记载,考古挖掘以及语言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比较一致地认为黎族与我国南方操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各民族有密切的关系,是从古代的“百越”族发展而来的。据史学界推断,黎族的远祖是从两广大陆沿海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岛的。还有人认为黎族来源于南洋群岛的一些古代民族。


    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海南岛为扬越之南裔。泰始皇南征百越后,在南方设置了三个郡,象郡为其中之一,海南岛为象郡之边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琼崖(海南岛的古称)设置珠崖、儋耳两郡。从此,实现了中央政权对海南岛黎族的直接统治。后来由于官吏贪赃受贿,引起反抗斗争,导致琼崖的设治时置时废,有名无实。晋代琼崖郡并入合诵郡,宋元嘉八年(431年)复立琼崖郡,梁朝基本上放弃对琼崖黎族地区的统治。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崖州为琼崖郡。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又置琼州,是时海南岛有四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宋元时期,琼崖行政区实行改革,除了琼州外,其余均改为“军”,如吉阳军(原崖州),南宁军(原儋州),万安军(原万州)。元顺帝至正年(1367年) ,琼州改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属于广西行中书省管辖。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琼崖改为琼州府,把部分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属于州县。清袭明制,在琼崖设置“抚黎局”专管黎族人事,又在五指山腹地各区设总管、哨官进行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海南岛黎族地区的政治体制仍袭清制,置琼崖道。民国十年(1921年)废道制。民国21年(1932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能实行,当时称之为琼崖,属广东省。同年8月改“抚黎司”为“抚黎专员公署”。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为白沙、保亭和乐东三县,推行乡保甲里制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民族压迫制度,黎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样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政府在黎族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海南建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黎族的建筑特点:


    黎族人民选择山谷中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溪坡地作为村落的地址。选地的原则是;靠近耕地,靠近河川、溪流;地势要高,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地方要“干净”,即野兽要少,不要太靠近交通主干线。其地质表层多为砂质粘土层,下面多为砂土砾石层,土质一般均属良好,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建筑要求。


    黎族的居民村落,多是被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林围绕着。因此,在村落外边看不见居住房屋,而且富有亚热带的村落风光,是黎族同胞住地共同的景色特征。


    “船形屋”


    船形式住宅是黎族人民的传统住房,它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干栏”。在汉族“金字塔”形屋尚未传入黎族地区之前,船形屋曾是海南岛黎族人民的主要住房形式。由于这类房多呈斜向半架空或水平低架空状,故又可称之为干栏建筑的派生类型,是黎族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类型。


    船形屋的特点是,平面是纵长方形,整个屋子由前廊和居室两都分组成。整个屋顶共如船只形,以竹木构架,藤条捆扎,茅草盖顶,接到地面,屋内不隔间,对头开门,门上屋檐伸展,檐下为休息、置物的场所,一般不设窗户,据说开窗会有“恶鬼”进入屋内,作祟人畜,引起疾病。所以整个房间阴暗,通风采光差。总之,船形屋有防风避雨,冬暖夏凉,还略可兼顾通风的优点。目前,船形屋尚流行于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保亭、琼中等县的部分地区。


    金字塔式茅屋


    它不是黎族原有的,而是黎族人民从汉族那里学来的。其优点是省工省料、通风采光好、易排水等,其特点是整个屋子呈长方形,屋顶用金字顶代替圆拱形的船形顶,屋檐较高,正门在屋前方,有单间、双间、三间、四间和庭院式等多种。


    金字屋由前廊、生活室(也叫过厅或客厅)、卧室和厨房组成,入门后就是门厅,过厅两侧为卧室和厨房。房间以过厅最大,一般约为15平方米左右,卧室约10平方米左右,厨房约8平方米左右,过厅是生活起居的中心,在后墙正中多设有神台或神阁架,祀奉祖先。卧室内有木制或竹制睡床和其他一些物品等,厨房置有炉灶、水缸、炊具、烘物架等。


    另外,黎族还有居住砖瓦房的,类似内地排房式的家属宿舍。


    三石灶


    黎族地区的炉灶--三石灶(亦称品字炉灶,马蹄形灶)设在室内,其主要原因是:黎族人民过去经济文化落后,生活困难,冬天只好在居室内生火取暖;黎族地区多蚊虫及疟疾病,室内烟熏火燎的作用有驱蚊避疫之效;还有照顾火种的需要。黎族人住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属于同一个系统,同一源流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各个方言区各有特色。


    饮食文化:


    黎族人民习惯进食一日三餐。主食主要是大米,其次是玉米、番薯和木薯等杂粮。解放前除地主、富农外,一般很少肉食。合亩制地区的黎族每天舂米一次,只够当天吃用,每天天一亮,就煮好一天三餐的饭,饭煮熟后用冷水泡吃。而在外围地区的黎族,多数则是早、中、晚餐的饭分别煮,也有些地区一次煮完早、中饭,到下午再煮晚餐。


    竹筒香饭


    竹筒香饭,是黎族一种颇具特色的野炊。竹筒香饭是用粉竹或山竹的一节,装进适量的米和水(大约一份米二份水),放在火堆里烧熟,用餐时破开竹筒取出干饭,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饭。如果把猎物野味和以香糯米及少量的盐巴放进竹筒内烤熟,则味道特别鲜美,是招待客人的珍美食品。上山狩猎和"砍山栏"等,都可以烤"竹筒香饭"来吃。


    “山栏香糯”


    黎族人民喜欢吃糯米饭,特别是喜爱吃"山栏香糯"。吃法,有的是用锅煮熟,有的是用陶甑煮熟,还有包粽子吃的。粽子种类很多,有长、圆、三角形等,主要用猪肉和糯米包成,还有用蛋类加糯米包的。过"三月三"是包粽子的最好时节。


    肉食


    黎族的肉食主要有猪、牛、羊、狗、鸡、鸭,鹅等肉类。肉类喜欢用火烤熟吃。也习惯腌生肉来吃。黎语叫做“喃杀”,味道很香,一家煮“喃杀”,全峒都知味,这是黎族人民食品中的独特风味。吃“喃杀”是因为天气炎热出汗多,又很累,吃了“喃杀”加上酿饭就会很快恢复体力。


    鱼、虾、螃蟹、青蛙、蛇类等也都是黎族人民常吃的美味佳肴。吃螃蟹的方法很特别,把螃蟹放到木舂里舂成烂浆,然后加入葱、酸梅浆、生姜汁等调料,味道香甜鲜美,很好下饭。另外,黎族人民一般还爱吃竹笋和蘑菇以及营养丰富的蜂仔、蜜汁、木蛆、红蚂蚁卵等。


    男子吸烟者多,吸烟时都用竹筒制成的水烟筒。黎族人民喜爱喝山栏糯米酒,常以通孔的小竹管插进酒缸里吸饮,人多时便围坐在一起轮流吸饮,也有把酒倒在碗中来喝的。沿海地区的黎族,平时喝的酒都是自己制的米酒和番薯酒;东方县的黎族自酿的番薯酒味道醇香,被誉为“东方茅台”。


    黎族人家家户户都用三块石头摆成“品”字形的炉灶,煮饭烧菜用陶锅或铁锅,蒸酒用陶甑,切菜用菜刀,挑水用竹筒或陶罐,盛水用陶缸或竹筒,舀水用葫芦瓜壳或椰子壳制成的瓢,主要使用陶碗吃饭,有的用椰子壳做碗。


    嚼槟榔


    中年以上的男女,常把烟丝、石灰、萎叶和槟榔掺和一起咀嚼。嚼槟榔,据说可以健胃保护牙齿,上山砍山栏时容易被山蚂蟥咬,嚼槟榔时的紫红色唾液有驱逐山蚂蟥的作用等。 妇女们外出劳动或访亲探友都习惯在腰间带着槟榔。


    五指山茶


    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爱喝五指山茶,而沿海地区的黎族喜欢喝赤鸪茶。赤鸪茶掺白糖,香味很浓,浸泡多次仍不褪色。赤鸪茶有降温作用,喝后还不容易醉酒,好睡觉。


    “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


    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民俗文化:


    在衣饰方面,妇女束髻于脑后,押以骨簪,披绣花头巾,衣无扣,对胸开襟,有的地方穿“贯首式”上衣,下身穿裙。妇女大都喜爱戴耳环、项圈、手镯、有的一直保持纹面和文身的习惯。男子结鬃,有的结于额前,有的结于脑后,缠头,上衣无领对胸开襟。


    黎族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驰名中外。尤其是“双面绣”最为出色,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几何纹等。但不同地区有所侧重。这些图案的造型稚拙夸张,构思大胆巧妙,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色彩上,一般采用红、黄、白等几种,配色和谐,绚丽华美。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银箔,云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缀以贝壳、穿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更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


    黎族的家庭和汉族一样,都是父系小家庭。但合亩地区的小家庭则有显著的特点,直到解放前,它还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生产单位。在经济上的作用主要是参加合亩的生产和分配,经营手工业、副业,种植山栏和小块园地,处理私有财产和自己的债务关系等。


    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由父母包办,从小订婚;姨表不婚,同宗不婚。阶级的“门当户对”已成为习惯。聘金往往要几头牛和一笔不小的钱财。


    “放寮”


    黎族地区普遍存在着“放寮”的习俗。每个村都有一个至几个“寮房”,黎语称“布隆闺”,女儿长大了便到那里居住。凡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男子,都可到“布隆”找寻情人,吹箫唱歌,倾诉爱慕,这体现了黎族未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另外一方面,在“放寮”活动中夹杂着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同时,已婚的男女也参与“放寮”活动,因而对生产,对家庭和睦,对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黎族地区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相当普遍,非婚生子女一般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改嫁比较自由。


    黎族多同姓聚居。住的房屋,合亩地区多是“船形屋”,一般地区的住屋都是金字形的。


    称谓和姓氏


    黎族的亲属称谓和姓氏很有特点。黎族人民都按照宗教关系论辈互相称呼,例如伯父的子女不管岁数多么小,叔父的子女无论岁数多么大,都得称呼伯父的子女为哥或姐。 因此,在黎族社会中,往往会听到年岁大的人称一个一二岁的人为哥或姐。在社交中呼唤某人时,只能呼其名字,不把姓氏同名字一起呼叫。


    东方县的符姓黎族人原为五个血缘集团,各有一姓氏,每个血缘集团又分为大公、中公、尾公,叫做五姓十五公。五大姓可以通婚,而十五公内部不能通婚,经过若干代后又可以循环结婚。同一黎姓集团,在不同地区分属几个汉姓,虽然汉姓不同,但不能通婚。


    丧葬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合亩地区遇有人死便鸣枪报丧,全村或全峒的人都来吊唁,三天不吃主粮,不做重工。一般都用独木棺,不停棺,当天埋葬,不建墓塚。死者如果是男人,葬于本村公共墓地,外村嫁来的女子,则须抬回其娘家由娘家料理丧事,并葬于其父方的公共墓地。其他地区有迷信风水、停棺、打斋、择地建墓的习惯。


    勤劳俭朴,敬老爱幼是黎族劳动人民的美德,不论老年人和小孩都总是找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很少有偷闲度日的。黎族好客,对来访客人,都热情地以烟酒款待。


    禁忌


    在黎族的一些节日期间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属于迷信观念。但与生产和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春节期间禁忌讲粗话、不吉利的话;大年初一禁忌洗衣、扫地,说是怕全家的钱财都被洗掉、扫光。合亩制地区的黎族人在年初一至初五忌田间劳动,牛日、虫日、鸡日等日,亩众不能下田耕作,说是怕禾苗遭受鸟兽侵袭。农历年初一准备上山打猎的人,也忌扫地,否则猎不到野兽。砍山栏一定要选择龙日、马日、兔日等吉祥日,同时亩头不能在日间睡觉,否则庄稼将经不起风吹雨打。在三月八日的牛节里,禁忌杀牛,而且要给牛喝一种用牛魂石浸过的酒,以保来年丰收。人们不得跨过炉灶,不准用脚踩、用刀砍等,如果违禁,据说“灶神”就要发怒,引起家人生病。


    宗教文化:


    黎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但封建迷信很重,流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而以祖先崇拜为主。这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人们的蒙昧无知和佛教、道教观念影响的结果。黎族的宗教信仰多种多样,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属于原始宗教类型。


    黎族人民过去相信有阴阳两个不同的世界,在阳世积德行善,以后到阴间方能入祖归宗, 平安无事;倘若一个人德性不善,伤天害理,死后必为列祖列宗所不容,要罚以万般苦役。


    黎族原对佛教、道教很是陌生,但佛教的轮回道德观念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例如认为,人的祸福是命中注定的;前世有罪,后世受苦;只有在今世努力,广积阴德,来世才能享乐等等。


    黎族村寨口一般都立有村灶神,是村寨人们祭祀的原始神之一。据说村灶神曾经是保卫村寨安全的英雄。


    也许是因为过于迷信鬼神,解放前黎族在日常生活中祭鬼求神活动十分频繁,如婚娶、丧葬、驱邪安家、得子还愿、幼儿取名等,都得请道士念经做法事。


    在黎汉杂居地区或接近汉区的黎族葬俗中特别迷信阴阳风水,这与他们的自然崇拜有关。巫术是黎族人民的主要迷信活动,其中有各类占卜,包括杯卜、鸡骨卜、蛋卜这些都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卜卦方式。鸡卜、蛋卜、杀牲作鬼,在禳灾祓祸、山猎砍山之中,无不用之,这反映了海南岛多瘟疫的生态环境及黎族传统的游耕渔猎生活历史。


    黎族巫师称“鬼公”、巫婆称“娘母”,他们负责沟通人鬼两界,充当传达鬼神旨意的中介人,但又不脱离生产。法器和祭品,多用竹器草藤、葵棕叶雨帽、山鸡毛、稻谷、槟榔、糯米酒等。颇具海南岛地方色彩。


    在邻近汉区的地方,由于道教的影响,有少数人相信“华光”、“五雷”、“玄天上帝”等等。基督教也传入了黎族地区,有少数人相信“上帝”,星期日做礼拜,家人生病则念诵“圣经”。但在受到道教和基督教影响的地方,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也还是保留着的。


    在旧社会,那些荒诞的迷信,使黎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带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那时候,黎族地区主要有以下几类迷信活动:


    一祭“山鬼”。黎族人民中不少人仍认为山林中的飞禽走兽都是受“山鬼”管辖的,要捕捉猎物,只有得到“山鬼”授意的首领--“俄巴”的同意,才能捕捉到。


    二祭“地鬼”。过去黎族人民认为农作物的丰收是"地母"的思赐,祭祀地母以表示期望和感激。合亩制他区祭“地鬼”盛行。


    三祭“雷公鬼”。黎族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他们认为云、风、雷等天体现象都有“灵性”,其中最为可怕的是雷公鬼、风鬼、太阳鬼等。


    四祭“灶鬼”。人们对火有着一种敬畏和崇拜,担心若冒犯“灶神”,就会受罚。


    五祭“祖先鬼”。这是对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黎族人认为祖先鬼比其他鬼更可怕。


    黎族人民还有图腾崇拜,在动物方面以蛇、牛、鸟等为主要对象;在植物方面以稻谷、木棉、芭蕉、葫芦爪等为主要对象。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