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公益慈善 > 正文

藏传佛教慈善:因果论和慈悲观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的慈善事业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佛教都有兴办义学、修桥补路等多种领域的慈善事业。而藏传佛教将慈悲作为佛道之根本,也提倡无私利他、奉献众生的善行。

  佛教的慈善事业的形成与佛教的因果论、慈悲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种观念是佛教慈善事业的产生的原动力,也是指导佛教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思想。

  善有善报的因果观

  佛教的因果论,指的是有关因果的规律,也称因果报应论,因指原因,果即结果,因果合用,表示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是佛教用于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和建立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佛教因果论的重心在于阐明因果报应思想,引导众生弃恶从善,建立佛教修行证悟的理论根基。藏传佛教吸收了印度佛教因果理论,形成了具有自身理论特色的因果报应思想。

  藏传佛教宣说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学说,旨在止恶修善,以佛教戒律作为藏族伦理道德的规范。藏传佛教前弘期,莲花生大师入藏传播佛法时,非常重视因果报应思想的弘传,他说道:“不要为虚妄的人间凡事与世间事业执着,要为自己未来的生生世世的利益,努力地修习佛法。因缘果报是历历不昧的,不善的罪业,会让我们堕入三恶趣,做善事则能使我们往生善趣。事实上,在我们成佛以前,没有一个处所是安乐的,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六道轮回诸趣的痛苦,进而生起厌离的决心”。后弘期,阿底峡大师进藏弘法,也注重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的宣扬,时人称之为“业果喇嘛”,其《菩提道炬论》所宣讲的三士道理论就贯穿了因果报应思想。公元11世纪,藏传佛教各派形成以后,诸多教派高僧都著书立说,宣传因果报应理论,如格鲁派宗喀巴大师在其著作中也大力宣讲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他说:“如是随念当死及思死后堕恶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厌舍现世,于后善趣发生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业果,励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此外,藏传佛教其他各派大师如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米拉日巴、冈波巴、隆钦?然绛巴等也对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进行了广泛弘扬。

  藏传佛教要求信众要坚定信念,虔诚奉佛,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不能伤害别人,以今世的断恶修善和自利利他的行动,来断除恶业,争取来世的善报和解脱。藏传佛教因果报应论的重心就在于要人们在忍受现世的苦难的基础上,慷慨施舍和帮助别人,将幸福生活的目标建立在来世的福报上和未来的解脱上,淡薄世俗功利,注重来世幸福。而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具有精神超越性的因果观点,就使人们把断恶修善当做一生修行的事业,也为藏传佛教的慈善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生如母的慈悲观

  按照藏传佛教生命轮回的观点,生命就是一个持续不断而无有始终的环流,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众生死后由自己累生累世的业力牵引,加上各自的意愿,往生到相应的位置。一个人在三界六道投生转世的次数不知要多少次,只要投生就有父母亲,任何生命轮流做过自己父母的次数何止一、二次呢?六道中的众生,都曾经在某一世是我的父亲或母亲,只是因为知识障的原因,隔世的母子互不相识而已。从孩子在胎中,母亲就用全身的营养滋养孩子,孩子出生后又不辞辛劳的将其抚养长大、教育成才,这是母亲的天性,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云:“又此资具皆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来授予。又苦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于此道理应专思维”。所有人都绝不会忘记自己母亲的恩情,也都会对母亲怀有感恩之心。

  藏传佛教的慈悲观点,就是所有受苦受难的众生不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反而都是我们自己恩重如山的慈母,所以要慈悲以待,佛经称此为“慈母众生”,或“如母有情”。将十方有情包括怨敌在内都视为自己的母亲,则能生起爱心、感恩心,愿意为如母有情承担痛苦,排忧解难。这种众生如母的慈悲观念,已经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不仅表达了生命本质上是平等的思想,而且树立了一种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态度。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