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崇尚英武的黎族竞技体育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射箭:少年男子竹弓弦  花幔缰头束腰际

 

  关于黎族射箭,《桂海虞衡志》有较为详细的记述:“黎弓。海南黎人所用,长鞘木弓也。以藤为弦。箭长三尺,无羽。镞长五寸,如茨菰叶。以无羽,故射不三、四丈,然中者必死”。明代大诗人汤显祖曾用“少年男子竹弓弦”的诗句形容黎族少年男子善弓箭的装束。这种狩猎用之弓箭后来演变成为体育比赛项目的射箭。

 

  在黎族许多地区,至今家里还有自制的弓箭,虽然现在狩猎已经禁止,但是一些老人仍会制作弓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陈发荣老人,是当地做弓箭最有名的。老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黎族弓箭一般由有弹性并且木质相对坚硬的木或竹做成,一般全长1.2~1.5米,弓中间厚度约2.5~3厘米,两边顶端厚度约2厘米,切削比较平衡,从中间点至顶端之间较薄,两边顶端用白藤捆好拉紧。箭分成箭头和箭柄两段,箭头是用生铁打成的,头上有一支锋利的小勾,箭柄是用较硬的木材制作。

 

  陈发荣说,在他小的时候,每年的春节初二至十五,村子里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观看射箭比赛,各村之间轮流比赛。比赛时,在距离30米或50米远的大树上挂着牛腿或猪腿作为靶子,各村选派优秀射手,自带弓箭,站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比试,以中箭多者为胜,牛腿或猪腿作为胜者的奖品。胜者把这些奖品带回村中与村民共享。那些技术高强、臂力过人的胜者,自然受到姑娘的爱慕。

 

  在射箭这项传统体育运动中,在黎族地区日常还有所保留的就是射鱼。历史上,黎族地区还流行以箭射捕鱼的办法。就是到了清代,这种古老的方法也还在沿用。清代张庆长在《黎岐纪闻》里就曾纪载:“黎岐无不能射者,射必中,中可立死。每于溪边伺鱼之出入,射而取之,以为食。”

 

  时至今日,射鱼虽然难得一见,但是海南日报记者2008年在东方市感城镇、江边乡等地,还在少数村落见到拿弓箭射鱼的捕鱼方法。而在海南槟榔谷旅游区,景区把射鱼这项运动引到景区之内,十分受游客欢迎。

 

  粉枪射击:从狩猎到健身的演变

 

  在海南黎族地区喝酒,在酒桌上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词“打粉枪”,就是指一个人用一杯酒同时敬酒桌上几位客人,这个形象的比喻,则是来源于黎族传统的粉枪射击。

 

  在黎族地区,将粉枪射击称为“打红”。黎族粉枪射击活动,是随着近代火药武器的发明,从外地传入的。黎族的粉枪,一般长约1.45米,常以碎锅片、铁丸和砂石等入弹,虽然射程不远,但一射百发,杀伤面很大。过去,为了获得一支枪管或一斤火药原料,黎胞往往要付出一定的物质代价与汉人交换,故有“一只水牛一支管,十斤山兰一斤药”的说法。

 

  早期,黎胞将粉枪作为猎食和防御侵害的武器,无论上山或下山,他们都常随身携带以备用。在抗日战争时期,粉枪也成为了黎族人民对敌斗争的主要战斗武器。在一些重大节日里,黎族粉枪射击活动在黎族村寨十分盛行,已成为黎族同胞娱乐健身不可多得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据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黎族老人王应荣介绍,在以前粉枪没有收缴之前,每逢节日,附近村庄都要举办粉枪赛,这种比赛热闹异常,场面十分壮观,多在逢年过节举行,村寨间轮流主办。火枪射击比赛和射箭比赛大致一样。火枪射程较远,但是装填火药、铁研较麻烦,所以靶子比射箭要稍为远一点,射击的次数也较射箭少些。

 

  有些地方还开展一种称为“打红”的射击比赛。赛时,一对黎族男子汉头扎红巾、身着黎族服饰、威风凛凛。这种比赛的靶子不是悬挂在树上的牛(猪)腿,而是由众射手瞄准80米以外的一块圆形红纸,一声令下,众枪齐鸣。用以表示驱走邪气,迎来吉祥的意思。以射中红纸者为优胜者,如有两人同时射中,则再由射中者加赛一次或若干次,直到分出高低为止。火枪射击比赛均由各村寨推举自己最优秀的射手参加。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粉枪的收缴,在黎族地区,这种传统的比赛已经难得一见,但是在三月三等大活动中,政府举办的粉枪赛,还是吸引着许多曾经的粉枪手。

 

  双刀钱铃:勇敢者的体育运动

 

  双刀钱铃,这是一项鲜为人知的体育运动。

 

  据黎族民间传说,双刀钱铃起源于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从前有两位黎族青年同时爱上了一位黎家姑娘,其中一位谦虚、诚实,另一位则骄傲、狂妄,姑娘选中了谦虚、诚实的小伙子。婚礼时,骄傲、狂妄的小伙子手持双刀要求新郎与其比武,并想乘比武机会伤害他。聪明的新郎机智地拾起钱铃以巧妙的技艺,战胜了勇猛的执刀者,使自己摆脱了困境。后来,双刀钱铃对打经过加工整理便从黎族“斗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黎族男女喜爱的尚武活动。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什况村,海南日报记者曾采访过双刀钱铃的传承人王中信,王中信介绍说,双刀钱铃这项运动用簸箕、钱铃和尖刀三种生活用具,双人对打双刀钱铃。传统的表演方式是:一个一米见方的簸箕放置在一个直径约0.6米左右的木臼上,表演者一人手舞钱铃棍,一人手挥双刀,在木臼簸箕里按一定招数和套路踩着节奏对打,谁将对方逼出簸箕外,便是赢家。

 

  村里阿婆黄金玉告诉记者,当时村里和邻村的姑娘出嫁,一些年轻力壮的未婚青年,热衷在这种场合表演双刀钱铃这项体育运动,年轻男子从姑娘离开家门就打斗,一直到男方的家里。双刀钱铃这项运动,是送亲队伍中最欢快的场面,钱铃、双刀、英雄的男子,有时还加上八音的伴奏,成为结婚人家最为热闹的场面。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评价说,黎族人民崇拜自然、崇拜祖先、更崇拜英雄,双刀钱铃这项传统体育运动恰恰表现了黎族小伙子血气方刚,而在婚礼上的表演,往往是展示自己的最好机会,容易赢得未婚女孩子的爱慕。

 

  对于黎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建议:黎族传统体育活动蕴意着历史的风味,具有独特的魅力,但近年来群众的参与程度逐渐减少,应该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机制,加以保护。如:竹杆舞、舂米舞、粉枪射击等。是游客们乐于观看、体验的活动,可以把它们发展为一种旅游产品。吸引众多旅客。特别是一些乡村地区,可在有意义性日子里开展民族特色体育活动,吸引旅客走到乡村,让他们切身感到黎族生活与黎族民族体育的魅力。

 

  从历史上看,黎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山区,从事着非常原始的狩猎、采集与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经济、文化和军事与外界联系甚少,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黎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和外来侵害的斗争中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性和攻击性的体育项目,如双刀钱铃、粉枪射击、射箭、射弩、格斗、摔跤等。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