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聚焦海南非遗保护:为提灯人亮一盏灯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被喻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非遗传承人则被称为漫漫岁月长河中的“提灯人”,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手中被传承和发扬。


  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2007年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到今年6月,在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1400多人,海南省有11人。毋庸置疑,“11”这个数字,对于海南弥足珍贵。


  对传承人的公布固然重要,它标志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承认、肯定和褒扬。但是,如何让这些国宝级民间艺术传人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月3日,当得知这消息时,85岁的她正躺在琼中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她是我省11位传承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当41岁的刘香兰知道自己被确立为国家级传承人时,她正在和她的姐妹在自己的黎族织锦第一村里织锦,她是11位传承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位。


  今年6月,我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公布,我省王?v大、刘香兰等5人榜上有名,至此,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有11人。


  “经过了‘文革’的冲击、现代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着那么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为什么?”符策超,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长期的考察调研使得他深深认识到对传承人保护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是以人为载体的,它的拥有者、储藏者存在于民间,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与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如果不对传承人进行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只能是句空话。”


  21项国家级非遗和11位传承人


  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个字眼逐渐被人们认识,在该名词出现之前,人们所熟知的是物质文化遗产。


  所谓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以及文化空间,指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传统的、综合的民间文化活动。


  2006年,中国首批国家非遗名录确定,此后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非遗代表作项目,也由此名录中产生。


  海南在先后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共有黎族织锦、黎族民歌、黎族制陶、崖州民歌、儋州调声、琼剧等2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指物、也不是指人,而是和物、和人紧密相连的文化事象或行为方式。海南11位传承人的确立,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非遗。”提到传承人的保护,符策超这样说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其保护与传承也就是一句空话。”


  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7年5月,国家公布的首批非遗传承人,海南乐东的容亚美被确立为黎族织锦传承人,羊拜亮被确立为黎族制陶传承人。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2008年,国家级第二批非遗项目传承人确立,海南黎族打柴舞黄家近、儋州调声唐宝山、临高人偶戏陈少金、王春荣等四人榜上有名。


  今年6月,国家级第三批非遗项目传承人确立5位,分别为黎族民歌传承人王?v大(琼中),琼剧传承人陈育明(海口)、王英荣(海口),树皮布制作技艺传承人黄运英(保亭),黎族织锦传承人刘香兰(五指山)。


  在保护中防止“保护性破坏”


  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然而,以人为载体、口传身授的特点是艺随人走,人类的许多珍贵的技艺,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绝种,而消亡。


  在海南的11位国家级传承人中,王?v大、羊拜亮年龄已经超过了80岁,打柴舞的传承人黄家近年龄也超过了70岁,可谓传承人的保护,迫在眉睫。


  传承人锐减是非遗濒危告急的根本原因,直面这一现状的同时,或许更应欣喜地看到,较之以物为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而言,传承人的可培育性和可大量“复制”性,正是非遗保护的巨大潜力和明显优势所在。


  6月1日起,海南日报记者对11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在临高,人偶戏的传承人陈少金、王春荣每天晚上,都和自己的剧团下乡演出,一个月收入能有1000元左右。


  在昌江,羊拜亮和黎族制陶有了自己的传习所,羊拜亮的孙子媳妇文阿芬已经完全掌握了制陶,而且县里把制陶作为职业中学技能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了制陶。


  在琼中,虽然王?v大老人最近身体不好,一直在住院,但让人高兴的是琼中黎族民歌已经出版,里面收集了2000多首民歌,其中包括王?v大民歌和当地所传唱的黎族民歌。


  在五指山,黎族织锦传承人刘香兰带领全村的姐妹,办起了一家黎锦公司并有了黎锦传习所,村里的妇女捡起落满灰尘的腰织机,坐在传习所里织锦,十几个妇女靠织锦月收入都有近千元。


  省非遗保护专家王海昌说,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普查、记录、拍摄、整理民间的口头文化与技艺流程,调查其传承方式和各种民俗活动资料,保存相关器具。当然,也要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保护,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个生存环境、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的立体空间。


  海南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传承人的命名,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成就的背后,王海昌也对保护表示担忧,作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保护”本身也是一种外来影响。这种影响如果力度过大,同样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带来某种负面的影响甚至伤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保护性破坏”。


  王海昌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实践已经证明,没有政府的引导和管理,非遗及其传承人就很难得到有效保护。但是,如果政府越俎代庖,反客为主,取代非遗传承人,不但会影响到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民间性与真实性。


  非遗传承呼唤“生态环境”


  大熊猫只有在有竹子有水的地方才能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样。

 

  作为海南非遗的“提灯人”,他们的传承之路能否走得好、走得远,更需要相关主管部门为他们亮一盏明灯。


  尽管海南对传承人保护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海南日报记者在临高采访发现,王春荣虽然为临高人偶戏的传承人,但是他没有一分钱的传承经费,想真正做大传承、收徒十分困难。而这种情况在其他市县的传承人中也同样面临。


  黎族歌后,近年来琼中加大了对其保护,也许一些做法值得其他市县借鉴,据介绍,自从黎族民歌被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后,琼中县政府不但给老人盖了新房,而且每个月给予500元的生活补助,同时开展黎族民歌培训班。


  符策超说,对于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补贴,十分必要。因为在民间,特别是贫困地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撑,让他们安下心来一心一意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不够现实。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老体弱者来说,更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帮助。


  但同时符策超也表示担忧,补贴并不是万能的。随着经济因素的介入,这些外力的作用有时还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认定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搞得不好,申报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利益的诱惑而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


  然而,在目前的传承保护方面,经济问题和生活补贴并不是主要问题,海南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传承人保护机制还面临三大问题的困扰,而这也正是传承人机制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第一,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后继乏人。很多传承人,他们并不在意政府给自己多少补贴,而是在意自己的技艺由谁来接。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年轻人都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失去兴趣,不愿学习和继承这些老技艺。


  第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缺少一个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建立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给钱,还要给好的氛围。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形成较好的乡土文化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


  第三,明确传承人的身份定义。如何确立和培养传承人?现在感到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把我们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传承下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是要靠悟性和口传心授,可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感兴趣,传承人的素质也亟待提高。


  84岁的羊拜亮,是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文物)最大的区别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面比较广,不具体,形态各异,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增值,因为它是属于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往往面临消亡。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四年来,对于非遗保护,我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人们用得最多的一个答案是“守望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如果再追问一句,为什么一定要守望这个精神家园,许多人回答:为了人类的幸福。


  四年间,虽然人们对非遗的认识,从陌生到思路渐渐清晰,保护从茫然无序,到日渐明朗。但是在具体实际保护中非常困难。一方面它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对区别于其他民族有很强的标志作用;另一方面,它因为社会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而濒临消亡,所以才称其为“遗产”。


  走过四年,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时至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应该坚守什么?


  以人为本,还是以“文”为本


  6月5日,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59户搬进了新房,而至此争论三年的白查船型屋保护仍然没有结论。


  白查村船型屋茅草房,在2006年走进专家视野,来过此地的非遗专家无不对其赞叹。2008年,白查村茅草房建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在此时,两大矛盾浮出水面:一方面,专家提倡保护,认为这是黎族家园的守望者;另一方面,白查村村民面临民房改造,要离开低矮的茅草房,寻求幸福生活。


  争论从此产生。反对船型屋保护一方认为,从保护方法论的角度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保护不应该牺牲文化传承者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尽管现代化的生活不一定代表幸福,也要尊重他们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而支持保护一方则认为,船型屋记录与反映了黎族祖先的生活状态,里面融入了黎族先民无数的智慧,船型屋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一旦破坏,也很难再得以恢复。


  如何在二者之间需求平衡,专家学者曾给过多个答案,但最终因为保护经费等原因搁浅。


  而就在东方白查村茅草房保护还在争论不休时,在保亭槟榔谷旅游景区,19岁的导游小黄正在向游客介绍景区内的船型屋:“这是黎族先民住的房子,因为形状像一艘倒扣的船,所以称为船型屋,该屋冬暖夏凉……”


  外地游客听了介绍,感叹黎族先民智慧。同是船型屋,但在不同的两个地方,命运却截然不同。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王海昌说,不可否认,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生活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当农耕社会远去后的今天,年轻一代更向往相对独立的空间和现代化的卫浴设备,许多人脱离了茅草房,住进了瓦房。保护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未尝不可,比如保留船型屋原貌,里面空间略作改动,让生活更为舒适。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保护不但要“以人为本”,“以文为本”也是应该遵守的一个原则。


  既要保护人,又要保护传承环境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昌江黎族自治县在石碌镇孔车村为羊拜亮设立了黎族制陶传艺所,里面摆放着老人烧制的陶器和整个流程的照片,但是每次慕名而来的人们,总是希望亲眼看看老人烧陶的过程。


  昌江文化馆馆长孙如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自从黎族制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拜访羊拜亮的人从未间断过,看了老人露天烧制陶器,拜访者惊叹不已。


  孙如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决不是放在博物馆保存,而是要保存其固有的生命活力,通过保护促进传承,在传承中得到保护。


  正是为了这种活态保护,昌江启动了保护经费,羊拜亮的孙媳妇文阿芬成了老人的传承者,现在不但文阿芬掌握了烧陶技艺,县里在职业中学专门设立了两个班,把烧陶作为课外技艺,通过羊拜亮的传授,让更多的年轻人掌握烧陶技艺。


  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恩说,虽然目前有的学者提出了“无形文化有形化”的观点,希望通过多媒体等科技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只能是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活态传承。


  黎族民歌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黎族歌后王?v大更早已名声远外,每次民歌专家来到琼中,都希望能听到她唱上两嗓子。海南省著名作词作曲家朱庆元说,活鱼要在水里看,给你一本硬生生的民歌集,谁都不会感兴趣,当你真正和黎族歌手在一起,和歌声融入一起时,民歌的魅力才能体现。


  正因为如此,琼中近年来不但对王?v大进行保护,对民歌进行挖掘整理,还在打造民歌村的建设,让外来人走进民歌村,真正体验民歌之魅力。


  王海昌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决定它只有依靠活态的传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在这个意义上,传承人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活态保护不仅仅是传承人的保护,还要包括传承环境的保护,这是一个比保护传承人更难的命题。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存活的土壤,一味的复原显然不现实,怎样让优秀的文化遗产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和环境,并保存其精神实质,怎样有意识地创造优良的传承环境和真实而非虚构的文化空间,为遗产的传承营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件需要认真思考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


  开发非遗,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起人们的广泛参与兴趣,有些地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其当作旅游和商品资源来开发是较普遍的方式。黎锦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南,从事黎锦开发的公司,大大小小不下十家,黎锦更是作为旅游商品,开始从深山走向市场。


  为了提高黎锦的编织速度,一些公司更是改变了传统的织法,改用现代化的机器织造,还有一些开发公司把黎锦的原始图案改变,奥运福娃、清明上河图等取代黎锦原始图案。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说,黎锦的珍贵性和艺术性在于它的手工织法和精美图案,世上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黎锦,黎族妇女在织锦时,全凭着自己的想象去织,图案多为几何抽象图案,但里面蕴藏丰富的文化和含义,但是当机器取代了传统手工,图案也随之改变,不知道织出来的东西是否还能称之为黎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不能开发,但在开发中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而与黎锦开发相比,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族竹木器乐的开发则保持原貌,在保亭槟榔谷和呀诺哒景区,游客们都可以看见“土得掉渣”的乐器,听到独具民族特色的曲子。


  黎族竹木器乐传承人黄照安说,黎族竹木器乐的特色就在于所有器乐来自于生产生活之中,不要刻意的改变它们,原生态,非常重要。


  符策超指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为特色文化产业来运作,不仅可以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经济支撑,也能为非物质文化资源本身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但这是指合理利用,而不是一味开发,创造效益。


  他说,当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没有做到很完善的时候,就将其盲目推向市场进行开发利用,实际上是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各取所需,这无疑违背了保护的初衷。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