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三槐书院王后庙 珠落村中百余年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如果没有来到位于海口市西秀镇的好俗村,就无法想到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还保留有两座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三槐书院”和“王后庙”,此刻正静静地矗立于村子一角,随着村子的变迁而增添着年轮。那房檐上精雕细刻的龙身,房梁上雕琢逼真的小狮子,壁画上惟妙惟肖的梁祝图……提醒着我们这两座建筑所经的沧桑岁月。


  小村觅旧迹


  3月中旬,一次偶然机会,记者在好俗村意外发现了这座尚存的书院。早春的阳光透过树影照射在书院,雕刻精细的门,轻巧巧地立在那里,如同一位害羞的女子,风一吹动就吱呀呀地晃悠起来。


  抬头看到门头牌匾上四个大字“三槐书院”,尽管字体原本赤红色已经褪成了暗黄色,却依然可见当年书写者那铿锵有力的书法功底。四个大字旁依稀辨出“宣统年间某日建成”的字样。从宣统年间到公元2009年,数百年的时光宛如白驹过隙。


  此刻在三槐书院,我们可以感触到最近的历史,是文革时期刻画在书院几扇木门上毛泽东的头像,以及书院牌匾的下面保留的“高举毛泽东四项伟大旗帜奋勇前进”的红色字样。


  书院建得很高,轻轻推门进入,发现里面空间高且宽大。两旁树立的圆柱上还可以看到一些“狠抓路线教育……劳动人民知识……”之类的标语。几个方形绿色瓷砖的小窗户,瓷砖熠熠生辉,似乎并未沾染凡尘。


  从三槐书院再往前走,就看到一座庙宇坐落在前方。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王后庙右上方一块壁画旁的题词。这是宋代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当年是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如今,古诗写在庙宇壁画旁,画中一年轻人和一位老人正亲切交谈。线条流畅的壁画伴着古诗词,显得柔美和谐。庙宇左上角处,还画有梁祝、十八孝等古代画卷。可见当年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走进庙里,左右两边的墙壁上都书写着一些古训,字体优美舒畅。再往里走,咖啡色的木雕门映在眼前。门的上方都用小楷字体雕刻着当初建庙人的名单,下面则是木雕画。左边门上画的是一只小鹿,活泼俏皮地在山野中,仰着头跃然定格在木门上,右边则是几只仙鹤在花木上嬉闹。


  跨过木门台阶进入,又别有洞天,里面宛如一个四合院,四周还有几座附庙。中心有8根石柱,4根木柱,至今都坚硬完好。仰头可见悬梁上,雕刻有四只栩栩如生的小狮子,狮身上还刻有一对翅膀,飞跃梁上。台前的一张大桌,摆放着村民供奉的神位和残留的香火。  


  经过多次走访,记者从村里一些老人的口中,试图还原出建庙前后场景。


  历史把我们拉到100多年前。某一天,好俗村里,80多个王姓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他们集体商定:要为村里建起一座庙宇和祠堂。之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便开始了艰苦的筹备阶段。


  他们不辞辛苦,从很远的地方背回来石头,并跋山涉水,渡海从广西拉回上好的木料。道路崎岖难走,烈日炎炎下,他们中有人的背部勒出了痕迹,结痂还没有消去,便又踏上了征程。筹备完后,大家开始动手建设,并请来了能工巧匠,精雕细刻,绘图题字。终于,庙宇建成。村里的人擂鼓鸣炮,并兴高采烈请来最好的书法家,刻写上了对联和牌匾。


  如今,122年过去了,当初那些勤劳的少年已经长眠于此。他们的子孙关于这些记忆也已经模糊不清。惟有建筑,虽然不言不语,却忠实地留住了过往的云烟。


  王录好是村里现任村委副书记,他的父亲王?谨今年已经93岁。是村里仅有的几个了解王后庙历史的老人。从他父亲那里,我们获悉到了珍贵的资料。原来,在解放前和解放后的60到80年代,三槐书院曾用作学校。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当年都是从这里学会了最初的启蒙知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解放前,王?谨老人还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曾在学校担任“校工”,负责日常打水挑水给学校的老师。“父亲年轻时记性很好,他那时挑水完,就在书院窗外听老师念书,回来还念给我们听呢。”王录好说。


  “我小的时候就是在书院念的小学呢!”好俗村村民小组组长王康优说,“当年的小学老师,还总为王后庙门口的对联上的一个字而争议,那时有人念‘庞’音,也有人念‘彪’音。”至今也还争论不休。


   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多,三槐书院座位不够了,村里把王后庙也改做了学堂。1971年,村委副书记陈平政高中毕业,就曾在王后庙里做过小学老师。


  “王后庙还曾用作武馆呢!”村里的81岁老人王绥德讲。“当时,我们村子里有一个武功很好的人,解放后回乡就开了武馆,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练习。我那时30来岁,也在里面学了几个月”。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庙内外,一群习武之人,充满神武之气,在这里一招一式地切磋练习武艺,意气风发,英姿飒爽。后来,庙里中间还曾摆放过乒乓球台,许多村里的年轻人来这里打乒乓球。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新和小学的建立,书院和王后庙作为学堂的历史角色淡然退出。袅袅的烟火又重新在庙宇前旺起来。而书院,则完全成了村民堆放农具和杂物的仓库。


  关于王后庙和三槐书院的记载资料,如今几乎已难找寻。


  在一本中华民国五年在海口海南书局承印的王氏族谱记载道,在明朝永乐年,从美德村乔迁到好俗村居住的王雄公,忠厚开基,读书启后,深得村民爱戴。到清朝光绪丁亥年,公元1887年,村里由姓王的86户捐钱捐物建造了镜主庙。记载提到,王雄公在光绪丁亥年建造镜主庙宇题捐钱贰佰陆拾千文。


  村委副书记陈平政的观点是,清朝光绪年间,好俗村建好庙宇后,由督理人员往郡城(现在的府城,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朝皇封神,请来镜主娘娘的神位。因为建庙全由王姓人集资,所以就写为王后庙。镜主娘娘是谁呢?


  村委副书记王录好讲起了村里流传的民间传说。好俗村在很早的时候,村里有位祖先姓王,在朝廷做官,官居要职。退休后就告老还乡,在村里栽下了三棵槐树。这三棵槐树后来枝叶茂盛,树干发达,为后人乘凉避雨。后来王姓人成了村里的大姓,王氏家族就以“三槐”为字号,所以,三槐书院按推断来说,最早应该是村里的王姓人建造的祠堂。


  临走时,记者再次回头看,三槐书院和王后庙,就这样一前一后分布。两座建筑门前那两棵粗壮的大树。不理世事变迁,依然郁郁葱葱。可谓是上百岁的“树爷爷”了。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