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史话清明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上坟扫墓祭祖作为“五礼”之一,宣示“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自此以后,沿袭下来,清明节上坟扫墓便成了传统的节日。至今,中国有二十多个民族均有此习俗。


  唐人过清明 郊游踏清拔河竞技


  然而,唐人清明节的活动,似乎“上坟扫墓”并不是主题,那时的人们,无论王公贵胄还是庶民之家,清明节这一天,快活得很,郊游踏青,斗鸡走马,踢球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竞技……玩得十分痛快。


  只是自宋元明清以来,中国社会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严酷,思想意识的日渐保守僵化,人民生活的日益贫困,清明节的调子与“盛唐气象”似乎有了些差别。这个时期,扫墓成了主题,但人们并不快乐,除了不谙世事的孩童还有欢笑外,面对生活的重负,大人们对祖先的怀念显然充满了悲抑的情感,笑不起来了。


  再读一首明代弘治年间,海南人、琼山进士陈?的《清明有感》诗:“清明无客不思家,我到清明思转加。嫩绿又开新柳眼,娇红不是旧桃花。半生暗恨空流水,三尺孤坟自落霞。欲寄凄凉眼前泪,想应流不到天涯。”这是游子客居他乡,不能赶在清明节回家上坟的惆怅,心情还是在扫墓祭祖上。


  而据其时的《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纸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纸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座尽醉。”这情形,除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有所不同外,颇与今日的海南清明节有许多相似之处。


  查海南的地方史志,关于清明节活动的记载,甚至还不及其鲜活详明。据北宋苏东坡谪居海南的记载,“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那么近千年来,海南地方的清明节活动至今仍是变化不大,还是没有寒食节,扫墓祭祖之风还是那样的炽热。这其中有些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呢?


  剔除攀比陋俗 踏青郊游送春


  慎终追远,纪念先人,发扬优良传统,凝聚宗亲情感,这些正面的精神力量,通过清明的扫墓祭祖活动来体现,固然是这一传统节日的社会价值所在,但正如包括“清明”在内的二十四节气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社会生活一样,扫墓祭祖活动到了今天也有其值得检讨改进的地方。所谓“移风易俗”,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比如,按儒家的观念,火葬是要不得的,人死了,得“入土为安”,还要“事死如事生”,所以一定得有个坟头供凭吊,封建帝王还得有气势吓人的“山陵”。由此攀比,富贵之人临死总要寻找风水宝地,卜吉穴,修坟墓,完尸入土。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不能容忍这种不合时宜的观念了,不然死人与活人争地,人民将失去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火葬势在必行,公墓制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其实,人死后实行厚葬,也并非儒家观点。汉代王充的《论衡·薄葬篇》:“贤圣之业者,以薄葬省用为务,然而世尚厚葬,有奢泰之失者,儒家论不明,墨家议之非,故也。”这是说,像孔子等圣贤原是主张要薄葬省用的,但因为世俗崇尚厚葬,儒者不敢明言而墨家的议论也不在理,结果舆论不能统一,助长了社会上在丧葬问题上奢侈浪费的“奢泰之失”。迁就世俗不敢与歪风邪气作斗争,结果厚葬之风反而借助儒家的所谓“孝道”大行其是,直到今天仍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些人为死去的亲人大造坟墓、侵占土地资源,或者在清明节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给死者备办冥物,在坟头烧纸钱纸马、轿车仕女之类,搞得乌烟瘴气,还以此为荣,炫耀富贵权势,互相攀比争竞。这也是我们今天过清明节所必须剔除的陋俗之一。


  看来我们还是应该欣赏盛唐人的作风,把清明节当成一个快乐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送春活动,而不仅仅局限于上坟扫墓一途。


  而且就在上坟扫墓这一活动中也还有许多值得发掘、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好节目。比如为烈士扫墓,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妥善接待海外归来祭祖扫墓的侨胞,让他们一年一度的返乡之行幸福愉快,充满爱国爱乡的情感等等。即如一家一户的上坟扫墓,按现时海南地区的习俗,在清除那些歪风邪气的恶劣影响之后,人们在这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里,野外踏青郊游,宴饮野炊,也实在是难得的快乐之举,十分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现在国家又顺应民意将清明节正式定为传统的节假日,人们大可休闲度假,充分享受这新时代赋予的传统清明节。


  清明节气与古代农耕生产相连


  清明,中国古代流传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明张岱《夜航船·时令》载,“伏羲始立八节。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据此,二十四节气之名始于周朝。而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季春纪》中有这样的描述:季春之月“其日甲乙”,“桐始华,田鼠化为鹌。虹始见,萍始生。”这季春三月,“桐始花”等的特征正是古人对“清明”这一节气的定性。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虽传说肇始于周公,其实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因为这二十四节气紧密结合着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活动,什么节气该如何耕作,都是从生产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其名称的来历也都反映着与农事有关的季节变化。因此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关于节气与农事相关的民间谚语。如海南地方就有:“短春春到清明好,长春清明雨纷纷”。(短春指农历闰年时的清明,长春指农历平年时的清明。因短春多在农历二月,天气晴和,故说“清明好”。长春多在农历三月,故说“雨纷纷”。)


  “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热”(指海南的天气不到春分时节,天气不会暖和;不到夏至时节,天气不会炎热。)


  “禾怕霜降风,人怕老来穷”(表示霜降前后,正是水稻抽穗扬花,谷粒灌浆的时候,若碰上风雨大作,会导致失收,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冬湿年干,谷米满仓;冬干年湿,米缸见底”(表示冬至前后有雨潮湿,而春节时天气晴朗干燥,则是年一定会有好收成,所以谷米满仓;而冬至前后若干旱少雨甚至无雨,而春节时却又阴雨连绵,则是年恐有欠收,家里存粮就会有危机了。)


  “夏至东风恶过鬼,一斗东风一斗水”(表示夏季一般刮的是南风或西南风为正常,若猛刮东风,就会有水涝之灾,故称“一斗东风一斗水”。)   


    然而,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河流域的气象环境来决定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方的气候环境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运用起来只能是作为参考,不可能达到科学鉴别的程度。而且即使在中原一带,因时间的推移、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原因,二十四节气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失真。如海南地方,自古就有“四时皆似夏,一雨即成秋”的现象,为中原人士所感叹不已。而古代所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谷雨,冻死老鼠”等谣谚,在今天已经很难应验了,由于整个地球气候变暖,即使在冬天,北京等地有的年份也很难看到下雪,所以用不到清明才断雪,谷雨才断霜。另外,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达,古代的农耕技术和生产方式早已大多成为历史。许多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摆脱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甚至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在流水线上生产农业产品都已经成为现实。所以在花卉生产基地,花农们也用不着理会“二十四番花信风”了。   


  我们今天还来谈“二十四节气”,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来珍惜。这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闪光,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清明扫墓的历史沿革


  而将清明当做“节”来过,则是唐以后的事,而且这过节的内容却与农事无关而与扫墓有关。


  中国人对于墓的重视,起源也很早,甚至比二十四节气的起源还早。


  《淮南子·齐俗训》载:“禹葬会稽之山,农不易其亩。”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大禹死了,将其墓筑于会稽山上,因为不占用农田,所以“农不易其亩”。该书还说到“殷人葬,树松”、“周人葬,树柏”,即于墓前植松树、柏树。这就是流传到后世常以“松柏常青”表示墓园之意。因此之故,中国古代没有火葬的习惯,并且将火葬看成是一种对先人的大逆不道的刑罚。


  《容斋随笔·民俗火葬》:“燕骑劫围齐即墨,掘人冢墓,烧死人,齐人望见涕泣,怒自十倍。王莽作焚如之刑,烧陈良等。则是古人以焚尸为大?J也。”春秋战国时期,燕人围攻齐国的即墨,掘墓烧尸,以此激怒齐人,齐人因此愤怒十倍。大?J就是以最严重的刑罚来加以羞辱。


  因为对死去的先祖及其墓地的重视,当然扫墓也就是必修的功课了,但那个时候人们的扫墓却不一定选在清明前后,即使今天所流传的,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纪念被他误烧死的忠臣介之推,下令“寒食”,也不是在清明节前,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引《汉书·周举传》认为“所谓寒食,乃是冬中,非今节令二三月间也。”原来那时的“寒食”是在冬天,不是后来所说的在清明前的禁火“寒食”。隆冬天气,竟下令不让百姓烧火热食,这显然是不人道的,所以任职刺史的周举写了文章挂进介之推的庙里“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宣示愚民,使还温食。”当然,过失不在于死去的介之推而是晋文公的残忍无道。


  明确将清明定为扫墓上坟的节日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玄宗下诏,让民间将清明节


  在中国古代,当时寒食、清明节活动丰富多彩,寒食清明节可以说是一个狂欢的节日。到了南北朝时,寒食节活动从单一的禁火寒食开始向娱乐性方向发展。清明娱乐活动到了唐代达到全盛时期,还增加了民间的郊游、植树、走马、蹴鞠、击球、荡秋千、插柳等活动。


  今年4月4日开始的三天清明小长假,无疑成为传统的清明文化演绎发展的最佳时点。期待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除了追思先人,也将古代的文体狂欢,演绎成现代的清明文化盛宴。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