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民俗专家谈海南元宵民俗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天灯寄祈愿 偷青情人俏


    编者按:“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元宵节是中国年热热闹闹的“压轴戏”。这一天,一切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赏花灯、观明月、品汤圆、放天灯、猜灯谜……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里,传承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在海南传统年俗里,春节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海南各地过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和特点?今天,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会长符策超、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焦勇勤,请民俗专家解说元宵节海南当地的部分传统习俗。


  花灯俏 人们笑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符策超说。


  在清代道光年间《琼州府志》中记载,“六日后,坊间村落行傩礼,设醮迎神,悬符逐疫,立天灯,作秋千,每庭悬灯,或为鱼龙曼游之戏。宵分,群游,放烟火,环街出现,以兆一岁平安。用糯粉制作丸,谓之元宵,以贻亲邻。”可见,在清代,海南民间的元宵节热闹异常,从正月初六便开始准备,赏花灯、煮元宵、放烟火,缺一不可。


  焦勇勤在《海南历史文化大系》中著有《海南民俗概说》一书,他说,“如今,元宵节的夜晚,在海南的城镇中一般要大摆花灯,亦称‘元宵灯节’。花灯形状各异,有纱灯、丝灯、纸灯等。在海口、琼海、文昌等地多爱摆放‘走马灯’,这些彩灯造型美观,灯堂中有‘骑马’、‘撑油梨伞’等图像,旋转变化,栩栩如生。”


  放天灯寄祈愿


  在文昌、琼海、万宁等地,元宵之夜,当地群众三五一群,七八一伙,有放天灯的习俗,热闹非凡。焦勇勤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海南人自古以来就有放天灯的习俗。原属古崖州的沿海地区数百年来,每逢农闲时节,就有人放天灯。不过,最大的盛况要算元宵夜。”


  天灯大都用红纸裱糊,有单个的,也有成对的,还有三个至五个为一组的。天灯一般高两米左右,直径在一米以内,呈圆锥形,中空,圆底,用竹扎成支架。它依靠多烟燃烧物燃烧积聚的气体冲力,使之升上夜空。


  “有的人家还在天灯上捆绑爆竹,天灯上天后,发出五光十色的烟花,辉映夜空,甚为壮美。”焦勇勤说,“灯”与“丁”谐音,古时人们为祈求家族人丁兴旺,故而在元宵之夜放飞天灯。之后,放天灯的含义也随着人们的祝福而增多,农民放灯企盼风调雨顺、商贾放灯渴望生意兴隆、出门在外的人们放灯祝愿平安如意。天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愿,如今放天灯演变为人们庆祝新年的娱乐活动之一。


  偷青换花年俗味浓


  与春节相比,海南元宵节更是个浪漫的节日,堪称中国的“情人节”,其浪漫情趣,丝毫不逊色于七夕。


  《宣统琼山县志》有对偷青的记载:“元宵,满城妇女尽到总镇衙门前折取榕叶,谓之偷青。或燃香城门祝之,以祈有子。孩儿则摩总镇衙门两旁石狮以祈平安。好事者悬灯谜于门前,游人聚观,测中者酬以笔墨烟草。”


  符策超记得,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过海南元宵节有偷青贺喜的风俗,“起初,‘青’指的是榕树叶,后来则以青菜、绿色叶子等代替。”据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80多岁的张阿婆回忆,30年前的元宵晚上,看完花灯,女孩们三五成群,踏着朦胧月光,相约去“偷青”,就是到别人的菜园里摘青菜。她们一路说笑,一边哼着小调“天青青,月明明,玉兔引路去偷青,偷了青葱人聪明,摘了生菜招财灵”,一边到别人菜园中偷摘葱蒜之类的青菜,发现了也不会挨骂。有些园主早有准备,预先将拔好的青菜放在入园之处,或分发给她们。


  府城元宵夜换花的习俗源于换香。“1986年,原琼山市政府提倡把元宵换香活动改为换花。从此,府城换香节改为换花节,热闹非凡,吸引了海口和附近乡镇青年到府城闹元宵。”焦勇勤说,换花时,男女手中的鲜花里,都会有写着姓名、电话号码的小纸条,或者在换花时直接询问对方联系方式。除了给男女青年创造交流机会外,其他相互陌生的人们也通过换花互致祝福。


  文明喜庆过元宵


  如何度过一个快乐、文明、祥和的元宵佳节,如何在洋溢着欢快气氛的节日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加以发展,这着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民俗活动是最能表达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它植根于百姓心中,虽然经历了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但海南人民过元宵节的不少传统民俗还是传承了下来。


  日前,省委宣传部倡导省内各地民间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移风易俗,革除陋习,过健康的民俗活动,文明过“公期”。元宵节即将来临,我们也希望人们在吃汤圆庆团圆之余,轻松赏花灯、猜灯谜、放天灯、换花等,过一个有滋有味的传统佳节。


    正月十五“灯节”赏花灯 
 

    9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又称“灯节”,主要特色以观赏花灯为主。民俗专家表示,在中国有不少节日有观灯活动,但以元宵节最为壮观,场面最为宏大。


  关于观灯还要从汉明帝说起。据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罗澍伟研究员介绍,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朝廷号召百姓于上元夜放灯,以示对佛的尊重。此风俗历代相沿,到唐宋时期,达到极盛。当然这也得益于东汉末年蜡烛的出现,以及蜡烛在魏晋时期的广泛应用。唐代,在上元夜,不仅百姓燃灯庆贺,连皇帝也不时与后妃出宫“微行观灯”,甚至“放宫女数千人看灯”。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达,城市的元宵夜几乎成了居民们的狂欢节,传统城市的光文化也随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元宵灯会不论在规模上还是灯饰的奇幻方面,精美都超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俗化,民俗特色更鲜明。


  到了明代,灯节活动更为发展,还增设了戏曲表演。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里取消了灯会,但是民间的灯会却仍然盛行。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赏灯活动规模空前。除了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后来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的内容。


  民俗专家认为,元宵节的灯火繁盛,且历代相沿,热闹非凡,和历代皇帝的倡导、参与有很大关系。
 

    吃元宵源于中国农耕文化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日前说,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元宵节,其起源与中国的农耕文化息息相关。在古代,元宵是作为一种“药丸”而食用的,吃了它便可恢复生产能力,预示着农耕时节的来临。


  相传远古时代玉皇大帝为统治万民,派灶神了解民情,腊月二十三上天回奏。灶神了解的情况是:“百姓劳累一年了,从不歇息,长此下去将累坏身体。”玉皇大帝便命神仙在腊月初八早上,在百姓的粥里“下药”,变成了大豆、花生、芝麻等,这种粥俗称“腊八粥”。百姓吃了“腊八粥”果然开始休息,只知道玩乐。眼看到了正月十四,百姓依然在狂欢,玉皇大帝便命神仙将百姓的晚餐变成了元宵,里面包着芝麻、核桃等,人们吃了它恢复了往日的劳动。


  郑一民说,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传说虽然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色彩,但有一点是有一定根据的:每年吃完“腊八粥”预示着年的到来,吃完元宵预示着年的即将过去,新一年的农业生产马上要开始了。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