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战国青铜环形器今世未解之谜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在省博物馆的海南历史陈列展厅中,有3个大小不一的青铜环形器静静躺在玻璃展柜中,旁边的文物用途说明一栏清晰显示为空缺,人们至今不知其用途,但确凿的实物无疑记录一段今世未解之谜。


  这三个青铜环形器看上去古古怪怪,外形就像是绳子一圈圈紧密盘结,到了最外边一圈就变成了齿轮形状的花边儿。


  仔细观察,这几件青铜环形器大小不等,厚薄不一,最小的环形器外径8.7厘米,最大的11.4厘米,环宽1--2厘米,厚0.2厘米--0.3厘米,外缘的齿长0.25厘米--0.7厘米,环面有6圈--8圈綯纹,器重在50--125克之间。


  省博物馆丘刚研究员介绍,这几件环形青铜器全部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村民手中征集而来。当年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差乡燕窝岭的村民在山坡上耕种,犁地时陆续挖出了这几件以前从未见过的环形金属器物。


  到了1994年11月,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到海南各地巡回鉴定时,确认这种器物为战国时期的青铜环形器,并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种造型奇特的器物在海南乃至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而且铸造于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至今也没有在史籍中找到相关记载,对于它们的用途,后人只能是猜测了。”丘刚说。


  汉代,海南岛的西南地区曾是战火纷飞的古战场,而海南岛沿海的临高、儋州、昌江、陵水一线恰恰又是西汉路博德将军平定南越和东汉初期汉军出征交趾的行军线路。交趾郡位于今越南北部,当时也包括中国广西南部的一部分。


  根据海南岛的这段历史,有专家认为青铜环形器是做为随军征战的器物而传入海南。


  丘刚介绍,海南本地铜矿很少,到目前为止,考古专家在海南尚未发现有明代以前的青铜冶炼遗址,所以这些青铜器多是从大陆流传到海南岛。


  有专家从青铜冶炼历史入手,从青铜时代有领环形器与东亚各地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海南的青铜环形器是四川广汉三星堆、云南滇池以及相邻地区同为东亚青铜文化交通网络上的重要环节。


  更有专家大胆推测,从中国的四川到东南亚,沿着青藏高原的东缘形成的青铜———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带,是一个由蜀人的文化与当地原住居民文化融合形成的文化带。从金属文明的角度看,因其文化源头在四川蜀文化中,故称之为“蜀文化圈”。


  尽管专家的意见不一,看法不一,但人们从未放弃过对青铜环形器的研究,海南岛出土的这种造型奇特的青铜环形器到底属于哪种文化类型,作何用途,至今仍是一段未解之谜。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