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代代相传的日晒制盐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2008年,洋浦古盐田村的日晒制盐,以传统手工艺类别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南洋浦的古盐田村,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原始晒盐方式的古盐场。这里至今依然活跃着一群以晒盐为生的老盐工,他们的谋生手艺承袭祖辈,流传千古。


  为了将流传千年的晒盐工艺真实地记录下来,不久前,记者又一次走进盐田村,走进代代相传的老盐工们埋藏心底的晒盐记忆……


  在一个雨后的傍晚,我们终于来到著名的洋浦千年古盐田村,身未到,先闻盐之芳香,细雨朦胧中,盐道上散落些零星的盐巴,忍不住尝上一口,淡咸中略有甘甜。


  太阳躲在朵朵乌云背后,若隐若现。也正因为这场雨,使得本应忙着收盐的盐工们享受片刻喘息,人们纷纷回到各自家中,或是整理工具,或是起火做饭,老人将孙子举过头顶,尽享天伦之乐。原本宁静的盐田村,瞬间充满了生气。


  炊烟袅袅,咸鱼飘香。我们穿梭在千年石板路上,流连于火山石堆砌的老屋间,穿过一段段幽深的小巷子,终于来到盐田村里最早的一代盐工谭桂琮老人的家中。


  盐田村:女种田男晒盐


  贸然走进谭桂琮老人的家中,看到老人正在专注地收拾老屋,老伴坐在屋外的木椅上悠闲地晒太阳,几个还穿开裆裤的孩子追赶着小鸡尽情嬉戏。


  老人已过杖朝之年,身体依然硬朗,80岁那年还在晒盐。近几年老伴偶有咳嗽,不能再挑着担子四处卖盐,这才停了下来,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到盐田里转转,摸摸盐槽,踏踏盐泥,偶尔也会耙耙地,帮邻家收收盐。生在盐田村,长在盐田村,老人今生一刻都没有离开过盐田。自从记事起,看得最多的就是白花花的海盐,听得最多的也是关于盐的美丽传说……


  老人对父辈们爱盐胜过爱一切印象最深,那时父辈从来不会随意踩上盐槽,也不会破坏盐道,更不会乱扔盐泥,收盐时兢兢业业,一粒盐都不敢浪费。


  只因有盐才会有生计。盐田村紧邻大海,周围土地贫瘠,只能种些木薯,但产量极低。在那个贫穷年代人们只能拿着晒好的盐去村外换粮食吃,可以说盐就是命根子。


  老人说,盐田村自古有个传统:女种田,男晒盐。即便很辛苦,过去家里的男丁还是很少到村外打工,安心在家学晒盐,只因盐田村晒出的盐品质高,卖价高,当时收入有保障。


  就这样,老人从12岁那年开始跟着父亲晒盐,一晒就是一辈子。像谭桂琮一样的老人,村里还有很多,这一代代老盐工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晶亮的海盐,换来了永久的生计,也换来了亘古不变的晒盐技艺……


  千年晒盐史


  传说,炎帝时就教化民众“煮海为盐”;近年,福建考古发掘出土多件煮盐工具,证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人们就利用海水煮盐;至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有文字记载我国开始废锅灶、建盐田,改蒸煮为日晒,使得制盐工艺不断向前发展。


  但这位出生在海岛边陲的老人的晒盐记忆似乎显得更久远。


  老人回忆,孩提时常听村里上了年纪的盐工讲,村里曾经留传一本族谱,上面关于祖辈晒盐为生的记载始于公元805年。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试图找到这本珍贵的族谱,但无果而终。多数人仅仅是听说,不曾见过实物,更有村民信誓旦旦地说族谱作了先祖的陪葬品。


  倘若按照族谱记载,盐田村建盐田,推广日晒式制盐的作业方式已有1203年的历史,比目前出土的文献记载还要早600年。


  真实的历史,也许还有待专家的进一步考证,无论如何,盐田村既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原始晒盐方式的古盐场。


  智慧盐工


  老人似乎很念旧,对当年的往事仿佛历历在目,说到兴头还唱起:“雨后纳潮尾,长晴纳潮头,秋天纳夜潮,夏天纳日潮。”


  老人唱的是几句生产谚语,大意是盐工对海水含盐量变化规律的判断。至于那些观测天象推算潮汐的歌谣更加神通广大,能够算出一月涨两次大潮的精确时辰。


  可以想象,古代的盐工是历经多少大风大浪,有的甚至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这些晒盐的口诀,饱含了不止一代盐工的心血,直到现在,年轻一代的盐工还是在祖辈提炼的口诀下,从事晒盐生产。


  老人说,现在盐田村总共有7000多个盐槽,全部是祖辈开凿打磨,一代代流传下来。外行人也许看不出门道,其实这些盐槽的摆放很是讲究。高低错落有致是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盐槽围拢,中心是一片片乌黑的盐泥。


  放眼望去,一片片盐泥时而被木耙松开,时而被收集压实,有时太阳暴晒,有时海水漫灌,就是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过滤出白色的海盐,造就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盐工。


  正德做皇初坐殿,


  连连天旱五年天,


  不但哥见哥怜侬,


  我见皇天不可怜。


  不经意间,老人又为我们念了这样一首打油诗。大意是,清代乾隆微服私访行至盐田村,有个正在刨番薯的妇女,向这个“外地人”抱怨连年天旱,庄稼收成锐减,人们食不果腹。乾隆随即手书“正德乡”三个字赐给村民,一面表彰盐工勤劳智慧提高产量,同时祈祷这里的庄稼收成提高。


  这些记忆虽然埋藏已久,但深深镌刻在老人的脑海,永不褪色,人为盐生,老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盐……


  在这个并不宽敞的农家小院里,老人娓娓道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盐工故事,我们听得尽兴,老人讲得忘情,忘记了晚饭时间,只闻空气中弥漫的阵阵饭香……


  神奇盐巴


  原来老人的儿媳妇做了一道盐田村特有的美味盐?h鸡。取一只脱毛后的小鸡,放入一个盛满盐巴的盆中,用手轻轻地整理,把小鸡全部埋进盐巴,之后将盛有小鸡的盆子放入大锅的沸水中蒸上二十分钟,一道口感香甜,新鲜滑嫩的盐?h鸡就做好了。


  老人一边吃鸡,一边讲故事。那时宋代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期间,听说海水晒盐之事,来此嬉水,不仅留下了“东坡盐槽”,还将品尝到的盐?h鸡、盐?h虾、盐?h蛋、盐?h鱼等特色盐?h系列美食推广和保存下来,至于赏盐赋诗,更是不在话下。


  忽然一个赤裸上身的小男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他的胸前,绑了一根红布带,下面垫着一片嫩绿的树叶,走近一看贴身敷着一些发黄的老盐。


  老人说,小孩胸前长疮了,村里人常用五年以上的老盐,和着攀罗花(儋州方言)捣碎敷在疮面,每天换一次,坚持一星期就能神奇的自愈了。


  这样的新鲜事,我们大多第一次听说。老人可能察觉到我们的不可思议,就接着讲起故事来。


  苏东坡在盐田嬉水时,忽然觉得双脚奇痒难耐,村民拿出老盐拌上屋前屋后随意长出的狗仔花(花蕊的形状似五只小狗环卧花心),纱布过滤后用来泡脚,一下子治愈脚疾,由此还破解了王安石“五犬卧花心”的妙韵。


  不知不觉中,天空又飘下雨点,盐工们开始着急了。他们宁愿天天被太阳暴晒,也不希望雨越下越大,雨水稀释了海水,就不能晒盐,这样一来要少收一天的盐,少了一天的收入。


  天色已晚,为了不打扰老人休息,我们相约第二天再来听老人讲故事,我们只能期待第二天艳阳高照,为他们祈祷可以如愿劳作……


  传统晒


  第二天清早,太阳早已高高升起,但盐田却不见劳作人的身影。


  老人说,昨晚的雨太大,海水被冲淡了,晒不出盐来,如果今天天晴,明天才能正常工作。为了不让我们失望,老人决定为我们现场示范一遍全套工序。


  第一步是晒盐泥,用带齿的木耙纵横交错耙地,使泥松软充分暴晒三天。


  第二步是收盐泥,用木板耙将晒好的泥放入盐池。所谓盐池也就是在盐田上开挖的一个2米宽、3米长、1米深水池,下面垫着竹片(半年换一次)和茅草(2个月换一次),起到过滤作用。


  第三步是过滤,盐泥进池后,盐工需要脚踩踏实,再注入海水,过滤一天得到卤水(饱和盐水),此时盐工会折下一种长在盐田边的植物黄鱼茨的茎杆放进卤水池,只有黄鱼茨茎杆漂在水面才是真正的饱和盐水,否则还要太阳反复暴晒才行。


  第四步是收盐,清晨6点将卤水倒入盐槽,暴晒一天后,下午五点就可以用铁板刮盐,收入竹筐了。


  日晒制盐的工序并不复杂,但坚持天天用力耙泥和太阳暴晒并非易事。相对于人们的煮海为盐还是轻松多了。


  老人说,祖辈从福建沿海来到海南时还在收集海水,注入铁锅煮上一天一夜才能收下锅底的一点盐巴。后来,祖辈发现海边浅滩处的石头上挂着晶莹的盐巴,就发明了这样一种晒盐法。


  那些生产窍门、观测天象预测潮汐的口诀更是祖先智慧的结晶,通过盐工一代代的口传心授得以保存至今,依然在指导生产。


  盐田未来


  在完整地演示了一遍日晒制盐,老人已是满头大汗。在我们即将辞行时,老人拉住我们的手有些恋恋不舍。


  老人知道这些没有加碘的盐不让卖了,但又不忍心看到祖辈传下的手艺失传。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留在家里晒盐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产量很低,多是用来腌菜和腌咸鱼。


  我们告诉老人,盐田村的日晒制盐手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会选定传承人,建立传习所,引导年轻人继续学习,保证手艺不失传。


  听到这些,老人满意地点点头,心情似乎也好了点。


  一直陪伴我们一行,充当翻译的洋浦新英湾区办事处副主任陈强说,这里的盐要想流通,就要在村边建盐厂,收集各户晒好的盐,重新加碘才能流通。


  如果不然,政府考虑就地建一座文化公园,盐工可以展示传统技艺,就地开发盐?h系列食品。下一步还要对盐田适度开发,结合日晒制盐的过滤卤水工序,发展卤水制豆腐业,或许也是一条出路。(记者 黄 晶 李关平)


    洋浦盐田:最早的日晒制盐点


  洋浦千年古盐田地处海南最大的经济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南部的新英湾畔,占地750多亩,分布有大大小小的砚式石槽7300多个,它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


  福建盐工迁洋浦


  古盐田始建于何时,目前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在盐田村民中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大意是1200多年前的唐天宝年间(742~756年),一群曾以“煮海为盐”的盐工为躲避战乱,随南迁大队从福建莆田渡过琼州海峡,来到了海南岛西北的洋浦半岛。对旧业情有独钟的盐工们,又开始盘算着怎样起灶制盐。


  一天,几个兄弟来到海边,查看起灶制盐的地势时,无意中发现这里的浅滩石头经过海水浸泡和烈日暴晒后,留下一片白花花的东西,顺手捡起放进口中一尝有咸味儿———这就是盐。往日“煮海为盐”的盐工们这可乐坏了,于是他们凿石为槽,用之盛放海水,再借助烈日暴晒,开创了日晒制盐的先河。


  这个当地的传说还编进了一些旅游手册,称“洋浦千年古盐田”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但是,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相关的文献记载来佐证,所以盐田始建的确切年代依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千年古盐田年代考证


  作为海南省最重要的古遗址之一,洋浦千年古盐田的年代考证也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省文博专家丘刚在查阅了大量的唐宋史料后,提出洋浦千年古盐田有近1400年历史的观点。


  丘刚说,谭正德被海南谭姓公认是他们的始迁祖先。从谭雨明、谭鸿策两先生撰写的文章《谭氏历史上的迁徙流布》一文知:“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有谭正德自福建莆田迁海南儋州,以制盐为业。子孙流布于儋州、临高、琼迈、海口等市县”。 如按此计算,古盐田确实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


  然而,丘刚在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的《新唐书·地理志》中,发现有如下记载:“儋州昌化郡,下。本儋耳郡,隋珠崖郡治,天宝元年更名。土贡:金、糖香。户三千三百九。县五:义伦,下。有盐。”


  经考证,“义伦”是儋耳郡的治所,即儋耳郡故城遗址所在地。儋耳郡是汉武帝时在海南岛建造的两大古城址之一,其故城遗址地处在今儋州市三都镇的旧州坡附近,距离海边仅千余米之遥。


  至于《新唐书》中义伦“有盐”的记载,有盐即有盐场,由此推断义伦一带在唐初或更早这里应该已经广布盐场了,按此计算,洋浦半岛制盐的历史距今至少也近1400年了。如今,在故城遗址周边的沿海一线,至今还分布着与“盐”有关的村落,如盐丁村、盐田村、盐场村等。


  洋浦盐田:最早的日晒制盐点


  唐宋以前的海盐制造,主要出于煎,即“宿沙氏煮海为盐法”。元代始兼用晒法,但效果欠佳,煎仍多于晒。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中国的制盐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开始废锅灶、建盐田,改蒸煮为日晒。


  海南洋浦日晒制盐作业方式较我国传统的废锅灶建盐田要早600年左右。


  地处南国的海南岛,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光,晒盐是最为理想的场所。海南谭氏的祖先———谭正德带着最早的“洋浦开发者”,因地制宜地在海边凿石造盐槽,烈日当火,石槽当锅,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后将卤水倒在槽内晒干水分,结晶海盐。


  正是这些当年迫于生计的老盐工,用他们的勤劳智慧造就了洋浦千年古盐田,开创了我国“日晒制盐”的先河,也为国人留下了震惊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 黄 晶 李关平)


    千年技艺 活态传承


  千百年来,洋浦湾每月亘古不变的两次大潮延续着盐田村的晒盐制盐技艺,无论沧海桑田,古盐田一直在演绎着她的神奇。只是,盐田的周围,早已物逝人非,工厂塔楼拔地而起,建设中的现代化工业新城让千年盐田变得古老而寂静。


  洋浦盐田 朝潮夕钱


  历史上,由于与渔业重镇新英镇和白马井镇隔湾相望,两地渔业生产用盐和生活用盐量大,盐田村制出的盐从来不愁销路。“一箩筐盐一箩筐谷子。”今年68岁的谭孟位老人清楚的记得,解放初盐田村盐的价值。


  盐田村制出来的盐远近闻名,有不少外地人还到盐田村收盐,然后运到儋州的其他乡镇或临高、东方等地出售,出现了一批“盐贩”。在盐田产量最高的五、六月份,早上往石砚上浇上卤水,傍晚收盐,石砚上雪花花的一层白,像一层碎冰,反着光,用铁皮刮板刮出细绵绵的盐,就可以卖了。这就是“洋浦盐田,朝潮夕钱”的由来。


  由于毗邻港口,海运发达,盐田村的盐还远销广西北海、广东湛江等地。“一小箩筐两个光银”是解放前盐的行情, 一小箩筐盐大概有40斤左右。


  村里诸多制盐艺人和谭孟位一样,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盐田村外出谋生。制盐一直是盐田村的主业,由村中男丁“耕耘”,种田则变成了副业,交由女子劳作。千百年来,盐田村民秉承盐田盐槽“传男不传女,只租不卖”的古训,守着老祖宗留下的家业和手艺,成为当地独特的资源。


  当时的盐田村人,家境一般比种田务农的农家人好。由于洋浦十年九旱的天气和玄武岩的地质结构,洋浦务农的村庄种的是“望天田”,天不降雨将颗粒无收,部分人依靠打石头、建房子维持生存。而盐田村人守着老祖宗传下来的盐田,延续着祖宗的手艺,过着安详的日子。


  当地人将古盐田称为洋浦最早的“工业”。


  千年技艺 活态呈现


  盐田村目前有7300个石砚用于晒盐,一般年份一年生产500吨盐。与方圆不到5公里内,海南炼化335亿、金海浆纸64亿元的工业产值相比,不能同日而语,这种比较也显得“滑稽”。


  但是,中老年一代盐田村人依然在延续着晒盐制盐技艺,49年以前,村里有50多户晒盐,现在盐田村174户村民中45户有盐田盐槽。流传千年的盐田、晒盐技艺依然“活态”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与莺歌海等盐场相比,这种制盐方式早已经落后。”谭孟位育有两男两女,均在盐田村外谋生,年轻一代谈起祖传的制盐手艺,觉得累而且赚钱不多。


  传统技艺 期待保护


  千年的风雨浸蚀,千年的盐水渗透,古老的盐田、晒盐技艺千古不变地在岁月的冲刷中“活态”保存下来,但是,滋生她的土壤却在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迁。


  日前,洋浦晒盐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晒盐技艺”将像国宝文物一样被保存,建立传承人制度。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告诉记者,晒盐技艺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充分说明古人类的智慧,洋浦的晒盐技艺比我国其它地方还要早600多年,这样的技艺一旦失传,就等于失去了上千年的历史见证。


  现代制盐技术与传统的晒盐技艺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的晒盐技艺。对此,符策超建议,可以建设晒盐技艺生态博物馆,将盐田村、古盐田、晒盐技艺原生态的保存下来。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