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爱乡华侨桑梓情意浓 百年文中桃李满天下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设立于1908年的文昌中学,是闻名海内外的海南省重点中学,今年11月23日将迎来它的百年华诞。学校百年的办学历程,百年的艰苦创业凝聚着几代教育工作者、文昌市民、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心血,文昌中学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出许多人才,成为历来就有尊师重教之风的文昌人的骄傲。在百年校庆前夕,我们与您一起共同回顾“文中”百年沧桑的风雨历程,共同感受海外华侨对家乡教育倾注的赤诚之心与浓浓深情……


  今年七十六岁的陈行波自上世纪50年代起在文中任教。几十年教学生涯令他对文中有一份特殊的热爱。陈行波日前对记者说:“文中的设立,是时之所趋。”


  书院改制文中设立


  文昌中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早在宋代,文昌县学就是当时海南仅有的3所州级官办庠序、7所县学之一。明代万历乙未年(1595年)迁到文昌孔庙附近,易名为“玉阳书院”,到清雍正9年(1731年)又易名为“至公书院”,清嘉庆9年(1804年)易名为“蔚文书院”。1904年,在提倡“废科举,兴新学”浪潮中,蔚文书院改为蔚文高等小学校,附设初级师范简易科。


  “当时这样的改动还是不能满足文昌的教育需要。在1905至1908年间,文昌已有二三百所小学校。在没有兴办中学之前,这些小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就变成失学,绝大多数也只懂得抄抄写写,当个财务或者当上农村小学的启蒙老师,这已经是很不错了,要想深造却是入学无门,他们纷纷要求升入中学读书。因此,在文昌创办中学已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在热心乡绅的支持下,蔚文高等小学校于1908年改设为文昌县立中学校,开始招收初中班。


  陈行波说,文昌中学的创立,不但对文昌的教育有重大贡献,对于海南的教育也至关重要,它是海南最早的中学之一。当时,不仅文昌的学生,甚至有些外地学生都慕名而往,在文中以求深造。


  爱乡华侨捐资助学


  “没有华侨的热心助学,也就没有文中的今天。”提起文中的发展,文中老校长潘正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潘校长介绍,初时文中的校址设在文庙附近,教室有限,当时为了解决学生的读书问题,学校甚至只能借用文庙走廊为教室。为了学校的发展,只有迁出,新建校舍。要搬迁校舍,主要是解决资金问题。文昌到南洋各地谋生的人多,许多华侨也渐成富商,经常寄钱回家兴办实业或济危解困。于是,到南洋去向华侨求助成了学校筹集搬迁资金的重要途径。在新编《文昌县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民国15年和民国25年,两次出任该校校长的詹行火先曾三次出国,走遍南洋各地,向广大华侨筹款建校,收获甚丰。民国23年,校长郑兰生、校董陈汝贤,仍为捐资搬校,分别赴港抵澳和南洋各埠,得到许多华侨大力支持。他们先后发动近千名华侨,捐光洋合计10万元,扩建校舍面积7000平方米。民国24年,旅星侨领郭巨川、郭镜川又捐光洋1.7万元兴建‘郭云龙礼堂’及教室两座(俗称飞机楼),使新校舍焕然生辉”。


  漫步在文中校园里,你不难发现许多挂着横额或是镌刻着名字的校舍:郭巨川楼、王兆松楼、文焕章图书馆、陈晓山体育馆、王永源斋……这些,都是当年海外华侨们为文中热心捐资助学的历史存证。虽然一座座有着典型南洋风格的校舍历经百年已显破旧,其中一部分也已重修翻新,但从后人留存的文中校舍的老照片的原貌中,依然能够想见当年那些雅致美观的校舍,在上世纪30年代的文昌大地上屹立之际,在文昌人的心中曾经激起了多少兴奋的涟漪,吸引了多少惊奇与赞叹的目光,而这一切,都凝聚着在海外打拼的南洋华侨对家乡建设浓浓的桑梓情怀。


  据文中校史记载,至1935年11月止,新校建有大礼堂一座,连着普通教室两座四间(即“飞机楼”)、体育馆、理化教室、劳作室及大堂各一座;教职员宿舍两座,计十二间;浴室一座,学生宿舍六间,至此,新校大部分建筑已告完成,1936年全体师生迁往新校上课,从而实现了文昌中学历史性的大搬迁。


  潘正结说,从搬迁完成以后,文中整个校园的布局就基本确定下来,直至今日。而华侨捐资助学的传统也不断沿袭下来,像现在的潘正洲教学楼、张光嶷科学馆、陈世英办公楼等等,都是近二十多年来华侨捐资助建的。


  艰难岁月迁校南阳


  在抗战中,文中还经历过一段停办到复学的艰难时期。


  1939年,文中被日军飞机轰炸。年过七旬的詹尊沔先生是曾担任文中两任校长的詹行火先校长的儿子,虽然当时年幼,他对校园被炸的那一幕却记忆犹新。詹老说,那天,学生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听到飞机的轰轰声。意识到可能是日军的飞机来袭,他们便在老师的指挥下开始撤离。由于事先做过防空演练,大家虽然惊慌但撤离的队伍并不混乱。父亲也加入了指挥学生撤离的行列。也许是日军从空中看到文中的“飞机楼”布局特殊,认为是一重要军事设施,也许是因为文中师生抗日情绪高涨,日军将其看做眼中钉,当天日军的飞机连续投弹,把飞机楼炸毁,其它一些尚未完工的校舍,也被轰炸。在撤离的过程中,父亲被流弹划伤了眉骨,但幸运的是,当时没有一个学生伤亡。文中校园就这样被毁了,据说这是当时海南地区唯一被炸的学校。后来,文城陷落,文中被日寇占领,学校从此停办。


  即使在战乱时期,文昌人还是忘不了上学读书。当时南阳有一间华侨郭巨川、郭镜川出资建造的“郭云龙楼”,楼房闲置。一些忧心文昌教育的人士便提议,将文昌中学搬到那里来复办。当年,文昌国民党政府也驻在南阳,这个地区日寇不敢轻易进犯,办学较为安全。于是,1944年秋,文昌中学在南阳复办。


  现任文中校长黄必铨对当年的这段历史颇为了解。黄必铨说,那一年复办时的校长是林凤栖,教导为林日尧,教师有赵仲甫等10多人。当年复办的第一届招两个初中班,定为一班。次年春季再招一个班,70多人,定为二班。三个班的学生共200多人。


  “当时的教学与生活都十分艰苦”,黄必铨说。那时上课是没有课本的,只凭老师找来的教材抄给学生读,桌、椅都很简陋,写字只用铅笔。课程有国文,算术,也有唱歌、军训和体育。唱歌多是唱校歌和抗日救亡的歌曲,体育都是打排球或足球。上军训课每个学生都戴一顶用竹篾织的形状像钢盔一样的竹笠,进行队形队列训练。“虽然艰苦,但学生们仍然精神抖擞。”


  当年的住宿条件也很差,除郭云龙楼作教室外,已没有房子可用。学生只好砍来竹子、割茅草自己盖草寮作宿舍,连到睡床也是用竹子编成的。到了雨天,房顶漏雨,到了冬天,寮壁通风,冷风嗖嗖,有些同学身上只盖着一张破麻包,冷得浑身发抖,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当时没有电灯,也没有汽灯或煤油灯,有些学生只点着土油灯或捡来海棠仁串成一串点起来看书。南阳是个红土地带,不管晴天雨天,脚都是红的。没有鞋穿,同学们便想了一个方法,在空闲时间,便到废弃的橡胶园里,用刀子划橡胶取胶水,然后把胶水倒在自制的用泥土作的鞋底模里,等胶水干了,就成了一块软绵绵的橡胶鞋底,然后撕些布条穿起来,就成拖鞋了。当年自制这种拖鞋的学生不少,这鞋穿起来,总比光着脚好得多。


  黄必铨说,当年到文昌中学读书的学生,年龄都很大,有些已是结婚生孩子的了,但为了追求知识,他们便从全县各地冒着生命的危险,穿过敌占区来到南阳上学。距离学校路程最远的学生家在锦山、铺前一带,回家一趟要步行一二天,路上还要提心吊胆绕过日寇的碉堡和封锁线,因为文昌中学的学生坚持抗日,日寇痛恨在心,学生被抓是要杀头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南阳的校园中一片欢腾,过不久,学校就决定搬回文城。从此,文昌中学结束了他们在南阳办学一年之久的历史。


  漫漫百年路 桃李满天下


  经历过抗日战火艰险岁月的文昌中学,搬回旧址后继续发展,不但恢复到抗战前的规模,而且增办了高中。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文昌中学逐步发展壮大。1957年11月23日苏联教育专家纳乌莫夫和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林励儒到学校视察。为了纪念这一历史盛事,1962年,学校确定从设立中学的1908年开始,每年的11月23日为校庆日。目前,文昌中学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拥有教师400多名、在校学生近7000人的海南省一级高级中学。


  漫漫百年路,风雨沧桑情。如今的文中,已是桃李满天下,不仅教书育人硕果累累,解放前后,还培养出了一批学者、教授、专家及华侨中的名人,如北大博导符淮青,中科院计算机专家蔡仁泰,作家郑心伶,八一女排、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林榆廷,新加坡侨领赵玉山等。文中即将迎来自己的百年校庆,每一个文中人都为母校的成就感到自豪,在文中百年办学历程中海外的文昌华侨对文中建设的倾力支持,也永远铭记在文昌人民和文中师生的心中!(记者 许春媚 梁昆 特约记者 郑 善)


    两任校长詹行火先:三下南洋集资建校


    在文中办学历经百年的历程中,有一个名字至今仍然被文中校友们所津津乐道,那就是曾经担任过文昌中学两任校长的海南著名教育家詹行火先先生。


  在1925年至1939年间,詹先生曾先后三次不辞辛苦地自费奔走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为文中的搬迁和建校呕心沥血,立下了汗马功劳。


  先生字竹溪, 1924年毕业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中山大学),历任琼海中学、海南中学、文昌华侨中学教员,新加坡育英学校、文昌中学、琼崖师范校长等职。


  詹先生的侄儿、年过七旬的老教师詹尊沂回想起叔叔詹行火先,心中满是敬佩景仰之情:“叔叔学问渊博,为人谦和。他的读书、为人至今对我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书香之家出人才


  1894年,詹行火先出生于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文昌县文城镇霞洞村,曾祖父修志是闻名乡里的秀才,父亲所贵致力于教育行业,酷爱诗词,对家贫而辍学者,常怜爱而相助。“由于家教有方,叔叔从小品行端正,中小学成绩都名列前茅,并酷爱书画,出手不凡,倍受师长喜爱。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虽然家境清贫,詹行火先却矢志不渝,常以“苏秦刺股”、“孙康映雪”自勉,圆满完成学业后满腔热情投身于教育工作。


  不辞辛苦 筹资办学


  詹尊沂回忆,“1924年秋,叔叔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和钟衍林先生共同筹建琼海中学并兼任教务主任。其间,他常常为学校的兴办,教育的振兴而大声疾呼。”


  1926年,詹先生不辞辛苦受任文昌中学校长之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运作与摸索,他深感到文昌中学在县城内蔚文学堂狭小的校园、破败的校舍与简陋的设备,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于是暗下决心,下南洋发动当地华侨筹资捐款,重新迁建文中。


  “但是当时文中财力困难,出国的路费都很难支付,叔叔只好向家中陈情,所幸得到所贵公的支持,凑足了20多元光洋的旅资。”1928年的夏天,詹行火先辞别了家人,从文昌步行到海口坐船,经十余日的舟船劳顿,终于抵达了新加坡。


  首次赴星,人地生疏,詹行火先先在故友家栖身,并由朋友偕同逐一拜访了马来西亚侨领郭镜川、王兆松等,共叙乡情,并牵出了文中办学的现状与困难,他向侨领们力陈搬建新校的设想。广大华侨在郭镜川、王兆松的带领下,纷纷表示:愿为家乡建设新文中,献出绵薄之力。


  “叔叔的筹款工作很讲究策略。为了更广泛地接触华侨,1929年春,叔叔出任新加坡育英学校校长,他精心施教博得了众多华侨的崇敬与信赖,令“育英”在华侨中声望日高。他便趁此有利时机不辞辛劳地登门拜访,边叙乡情边发动华侨为家乡教育捐款。成效卓著。”此次当地华侨共为文中捐计光洋十多万元,纷纷认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室、宿舍,计有四千多平方米。


  深入调研 定址校场坡


  1931年秋,詹行火先再度回到文中,开始了新校舍的建设工作。詹尊沂还记得叔叔在家中说起,当时文中校址的选定意见纷纭:一种意见认为在会文学堂基础上重修就行了,但此处占地仅300平方米,难以发展;另一种意见认为在现文昌潭牛的华侨农场附近建,詹行火先考察过后,感觉此处太过偏僻,离市区较远,生活不便。


  经过一番深入乡村的调查,并广泛听取乡民、师生意见,最终文中的新校舍选址于校场坡一带。当时的校场坡一带还是一片荒郊野岭,但是面积较大,这对文中的发展比较有利。新址的一部分用地属于詹行火先的家乡霞洞村的范围,村民们听说是詹先生出面负责建校之事,都十分支持,没有和学校讲价钱便顺利完成了学校征地工作。


  马来西亚商界侨领郭镜川、王兆松等还特地回乡察看,表示支持詹先生的选址决定。郭镜川说,要为文中建一个三层楼的礼堂。王兆松说,文中的新办公楼、图书馆和教学仪器的资金,由他来负责。


  经过几年的努力,当时学校的大礼堂和科学馆、教室、宿舍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文中师生迁入校园宽广优雅、校舍整齐敞亮的新文中读书授课时,情绪兴奋难抑,素有尊师重教之风的文昌社会各界也群情振奋。


  华侨赞誉 劳苦功高


  1936年夏,为购买学校教学生活设备,詹先生第三次出访新、马等地。由于文中迁址不负众望,得到社会各界赞誉。


  “叔叔此次出行,受到海外乡亲、宗亲会的热情接待。华侨商界富贾郭开基、符致逢等欣然同意捐建文中水电厂和购置各种仪器设备(计光洋四万元)。”詹尊沂回忆。


  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完全中学,自此便以崭新的姿态进入文昌人的视野。新加坡华侨为表彰詹先生赤诚的爱乡兴教之心,特别赠送“劳苦功高”银杯一尊。


  1936年秋,在广大华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拥戴下,詹行火先第二次出任文昌中学校长,在此后的日子里,他推崇孔子的“里仁为美”、荀子的“君子居必择乡”和“孟母三迁”的教育思想,在文中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为日后文中的兴旺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为文昌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记者 梁昆 许春媚 特约记者 郑善)


    五环团结柱:见证一段文中抗战史


  文中校园里有这样一根特殊的柱子,它高约四米,顶端是一个大圆圈,圆圈中央挂着一个铜钟,圆圈两边分挂着两个小圆圈,共同构成五个环,它的名字叫五环团结柱。别误会,这跟奥运会的五环没什么联系,它记录的是文昌中学的一段抗日战争史。


  据文中副校长黄有宝介绍,1936年时任文昌中学美术教师的吴乾鹏设计建成了这根有着抗战纪念意义的团结柱。


  黄有宝说,1936年,在时任文中校长詹行火先的支持下,文中师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十分活跃。当时文中已经建立了党支部,在负责人朱侠晓等人的领导下,通过进步教师吴乾鹏、陆兴焰等人出面,团结学校学生和县城教师,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吴乾鹏是当时学校里宣传抗战非常积极的一位老师。虽然事隔多年,早年在文中读书的詹尊沂对这位老师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激励青年才俊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激励师生们的抗日情绪,吴乾鹏设计了五环团结柱,并在学校的支持下建成了。詹老说,吴老师长得高高壮壮的,眼睛很有神,他不但画得一手好画,其他的文艺才能也特别突出,能说会唱。所以吴老师经常带着学生下乡去表演宣传抗战的话剧。他还记得,吴老师在话剧《放下你的鞭子》中扮演反抗资本家的工人纠察队的带头人。他的表演特别生动,只要回想起那部话剧,吴老师那一声响亮的大喝:“嘿,放下你的鞭子!”就会回响在耳边。


  1938年考入文中就读高中,现今已86岁的老校友邢谷雄对这段宣传抗战的历史也记忆犹深。他记得,那时候,只要一到周末,老师们都会带着他们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有的时候是上街张贴标语,给群众发宣传画,有的时候是到农村去演话剧、宣传剧,像《南归》、《压迫》、《放下你的鞭子》等等,吴乾鹏老师还教他们唱《义勇军进行曲》。邢谷雄说,就连那时候校歌的歌词,也是充满了抗日的气息。说到动情处,邢老还当场给我们唱起了他记忆中的校歌:“赫赫南疆,宅邑文昌。文昌中学,紫贝山阳。山川灵秀,焕发文章。庇宇广厦,多士奋扬。抗日建国,为民族光”。在歌声中,老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1939年,日寇侵琼后,文昌中学大批进步师生直接奔赴抗日前线,有十多位学生跟随党员朱侠晓、陈说及教师吴乾鹏等到重兴、南阳一带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另有五十多位学生,在中共西南区委的组织下,到迈众山区组成一支抗日中队。文中成为当时海南地区参加革命人数最多的学府之一。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