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海南名胜古迹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名胜主要有: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海南岛的李德裕等5位历史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琼遗址----东坡书院以及为纪念苏东坡而修建的苏公祠、为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所修建的琼台书院、丘浚(明代名臣)之墓、海瑞(明代大清官)之墓,汉武帝派遗率兵入海南的伏波将军为拯救兵马而下令开凿的汉马伏波井,还有崖州古城、韦氏祠堂、文昌阁等等。革命纪念地有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嘉积镇红色娘子军纪念塑像、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宋氏祖居及宋庆龄陈列馆等。

 

五公祠


  五公祠浏览区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市区交界处,又名“海南第一楼”。主体建筑五公祠建于一百多年前,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到海南来的五位主战派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铨而建。    楼阁素瓦红橼,飞翠流丹,人称“海南第一楼”。 海南第一楼及两侧的学圃堂、观稼堂、东斋、西斋与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并浮粟泉、琼园相连,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既有各自独特的风貌,又蔚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建筑巍峨壮观,古色古香,庭院卵石铺路,古木参天,绿荫覆盖,名花夹道,香气袭人,素负“琼台胜境”之盛誉。※东坡书院位于儋州古州城中和镇东郊一里许,始为“载酒堂”。东坡谪儋次年(1098年)营建,为东坡讲学、会友之场所。后几经重修,于1549年更名“东坡书院”。    现书院内有大殿、载酒堂、载酒亭、左右书房、前后耳房及前门,高3.4米的“东坡居士”铜像安放在西圃。载酒亭左右有两口半月形“莲花池”。大殿立苏轼父子与儋州名贤黎子云论诗之“鸿雪因缘”塑像。    室内陈列着东坡居儋文献、文物、“坡仙笠履图”、历代碑刻、楹联、匾额以及郭沫若、田汉、邓拓等诗人作家的诗碑。    ※海瑞墓    海瑞墓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是明朝皇帝派海南籍官员许子伟专程护送灵柩回琼并督建。海瑞墓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滨涯村,建筑古朴庄重,墓道全用花岗石砌成,墓道竖有三道石碑坊,道旁有石做的人、羊、马、龟等。陵园布局严谨、气势雄壮。陵园内还建有海瑞文物陈列室,供游人瞻仰。    海瑞,生于琼山,是明代中叶政治家,有“海青天”和“南包公”之誉称。海瑞墓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是明朝皇帝派官员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的。据说,当海瑞灵柩运至现墓地时,抬灵柩的绳子突断,人们以为海瑞自选风水宝地,遂将其就地下葬。  

 

万泉河


  一首名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一部名剧《红色娘子军》使琼海市万泉河风景名胜区美名远扬,成为来琼中外游客必游之地。   万泉河全长163公里,发源于五指山,上游群山起伏,乔木参天,林水相迭,景色迷人;下游河面开阔,水流缓舒,椰姿帆影,槟榔飘香,融成一幅迷人的热带生态画卷。万泉河风景名胜区是以自然河流景观为主体,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她主要由万泉河游乐码头、红色娘子军雕像、沙洲岛、万泉河宾馆组成。    屹立于琼海市加积镇南门广场的红色娘子军雕像,头戴红军八角帽,身穿军装,肩挎步枪,背头笠,穿草鞋,目观远方,精神抖擞,形象栩栩如生。雕像底座前面是胡耀邦同志题写的“红色娘子军”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背面镌刻着记载红色娘子军不朽历史功勋的碑文。 沙洲岛位于万泉河中游,面积300亩,东西窄,南北长,犹如弯月,恰似一颗镶嵌在万泉河上的明珠。岛上有湖,湖水与河明隔实连,构成“河中岛,岛中湖”的奇妙佳景。万泉河景区还开设有水上飞机、游艇等项目

 

临高角古灯塔


  海南最古老的灯塔为临高角灯塔,位于琼州海峡西面进口处。建成于1894年,与海口秀英灯塔同属于海南最老的灯塔。1997年5月,国际航标协会把临高灯塔列入“世界一百座文物灯塔之一”。 临高角灯塔,塔高20.6米,灯高20.8米,宽1.88米,射程18海里,钢质结构,周围支撑的钢杆有350条,是海南岛西北部的重要航标。
  这一座灯塔除了他年代的长久,又包含着海南一段不一般的历史。1760年,台湾澎湖列岛中渔翁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灯塔。作为中国第二大岛的海南岛,虽然四面环海,有着众多的港口、浅滩、险滩和礁石,灯塔出现得却很迟。
1894年,法国人为了从海上入侵中国,首先选择海南岛的临高角和秀英建立了两座灯塔,使宝岛灯塔的开篇多少有些苦涩。1939年,侵琼日军对灯塔的占据更使这段历史充满屈辱。


  从临高角灯塔到现在,海南已建成了19座灯塔,就象19个夜明珠一样镶钳在海南这块宝岛上。最可喜的是,今年国家邮政局将出版发行的《历史灯塔》邮票中,临高角古灯塔会在这方寸之间,一展风姿。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