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临高木偶戏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临高人偶戏(民间小戏)用临高方言(属泰语系)演唱,流布于海南省临高县和澄迈、儋州部分地区以及琼山的博片、遵谭、十字路,海口市郊区的长流、荣山、秀英等临语地区。据《中国艺术》记载,中国木偶戏正式形成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是在南北朝,特别是北齐时代(公元550至577年)。相传,南宋时期,木偶戏从大陆传入琼岛后,很快在海南繁衍发展。在临高县,民间的驱魔逐妖、去病除灾、祀神还愿等活动,多请木偶参与。这种开始纯为祭神的活动在后来历代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人们借以娱乐的方式。清康熙修《临高县志》载:“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医药。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膊,男女巫唱答为戏,观者其众,曰驱魔妖,习以为常。”早期的偶像,多取神、佛之形,大小如拳头,故又称“佛子戏”。其后,偶像逐渐增大并人形化。如民间老艺人陈和成几代相传的二十多个木偶像,其中三个脑后刻有“康熙”字样。因其艺术特点为演出时不设布幛,人与偶同台表演,即表演者手撑木偶,化装登台,唱念做打,均与所持木偶同演一个角色,其表演形式,或操作木偶做戏,木偶为上半身,演员配以身段步法,或以演员的表情补充、丰富偶像表情之不足,所以,民间称此木偶戏为“人偶戏”。


    据老人口碑相传,所知最早的人偶戏班社,是康熙年间(1662—1722)在龙波区松柏村组织的吴四龙班。随后,许多乡村相继成立人偶戏班,如和军村的曾大锣班,和貌村的王香发班,书邑村的刘彩凤班,古斗村的陈文玉班等,计有三十多棚。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仍有庆祥班、和成班、明纪班等十三棚人偶戏班经常活动于临语地区的各个乡镇村落。上演的文、武戏传统剧目有《桀王无道》、《武王伐纣》、《呼延庆》、《张飞大战长坂坡》、《孔明布八阵图》、《关羽投曹》、《狄青》、《杨广下扬州》、《刘邦斩蛇》、《王昭君和番》、《寒江关》、《潘葛祭妻》、《刘庄登基》等,计有三百余出。其剧目,均为艺人代代口头传授其故事梗概和若干主要唱段,没有台本,演唱时艺人可自行创作,故也称“白肚戏”。这个时期的舞台艺术,重唱轻表,唱腔以〔啊???濉澈汀怖侍景濉澄?鳎?岽??纾?砍∠返某?及俜种?耸?氖奔洌?械某?纬ご锛甘?洌???敫鲂∈保??菰币蚰九颊谧∩习肷恚?手挥懈髦植煌?氖质贫?饕约耙恍┤纭叭?巳??钡奶ú胶图虻サ纳矶巍@侄臃矫妫?运?锬盼?靼樽啵?肀赣腥?遥ɑ蚯厍伲?⒁??⒌鸵糁竦眩淮蚧骼制魑?泄摹?铩⒙唷P梁ジ锩?笾撩窆?昙洌?芮砭绲挠跋欤?叭伺枷贰惫阄??涨砭绲男械薄⒈硌荨⒊?话樽嘁衾值龋?⒙叫?浦擦舜罅康木缒浚?纭短以敖嵋濉贰ⅰ豆?右恰贰ⅰ读??庀唷贰ⅰ肚厍砺袈怼贰ⅰ墩盼男恪贰ⅰ锻跬┫愀嬗?础返取C客硌菹罚?ㄏ?锏?I习胍寡菸湎罚?浴按颉蔽?鳎?乜矗幌掳胍寡菸南罚?浴俺?SPAN lang=EN-US>”为主,重听,故有“上半夜看戏,下半夜听戏”之戏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临高人偶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1953年和1954年,临高县成立了“木艺”、“南高”两个专业木偶剧团。至1961年,合并成立临高县木偶剧团。此外,在加来、美台、博厚、南宝、多文、马袅等地,也相继成立十多棚业余戏班。1958年,人偶戏演员刘教英赴广州学习回来后,对偶像的制作和操纵进行革新。偶像头部的制作开始增大、美化;演员操纵木偶双手的表演亦由服装内改由服装外操纵,从而使人偶戏的舞台表演更为合理、生动和富有美感,演员操纵木偶双手的动作也更加方便。1965年,县木偶剧团被遣散,人偶戏业余剧团也被停演。


    1978年,临高县木偶剧团恢复后,凡上演的剧目都按“人偶同演”(人偶戏)和单纯人演(临剧)两种表演形式进行排练。每到一地,可根据当地观众的欣赏要求选择演出形式,很受观众欢迎,其剧团也被观众戏称为“两栖剧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人偶戏在北京、广东木偶专家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了革新,县专业剧团的偶像制作,不再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呆板的形象,而是用报纸在事先用石膏铸好的模具上糊成,形象清秀、逼真,且还眉能皱,眼能转、能闭,嘴能张,鼻子、胡须也能动,就连木偶的双手也能取、拿、抓、拾,使其表演更具灵活性。这一时期先后创作了现代戏《海花》,儿童剧《闹钟爷爷》,神话剧《莲花仙女》和《王佐上任》以及改编移植了《拜月记》(见上图)、《花灯仙子》、《杨门女将》、《春草闯堂》、《五女拜寿》、《海瑞驯虎》等一批剧目。县内各地的业余剧团,尤如雨后春笋,越办越多。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民间组织的业余戏班多达三十八棚。1981年和1992年临高县木偶剧团两次晋京,分别演出《海花》、《闹钟爷爷》和《莲花仙女》,均获得演出奖(见左图)。至1992年止,临高县内仍有博厚的王其功班、林必书班,加来的许育文班,美台的王述忠班,东英的王雷果班,多文的陈照景班,以及黄桐乡班、马袅乡班和红华农场的业余剧团等十几棚业余戏班在活动。


    五十年代前,临高人偶戏上演的剧目均为提纲戏,无固定脚本。因其上演剧目均用诸如“游花园”、“出征应战”、“夫妻恩爱”、“探监解救”、“媒人提亲”、“升堂审案”、“喜新弃旧”等等固定的场次(公式)去套用,是以艺人也称此为“公式戏”。演员练熟了公式,只要有故事,就可以演戏。各个行当,还有其固定的台词。如皇帝出台必念:“日月光天晴,山河壮丽光,太平君有道,黎民乐安康。”老臣出台必念:“官居在朝延,忠心保江山,日日理民事,时时答君恩。”新科状元出台必念:“初进月弯弯,十五月圆圆,诗书读万卷,行事量德宝。”元帅出台必念:“兴兵出朝,地动山播;逢山开路,逢水搭桥。”包公出台必念:“头戴乌纱帽,身穿黑龙袍,日日理民事,时时报君恩。”等等。至六十年代,才开始演出有文学台本的剧目,如《张文秀》、《秦香莲》、《彩楼招亲》以及创作的《海花》、《闹钟爷爷》、《莲花仙女》、《一碗鸡汤》等。但“白肚戏”、“公式戏”的演出乃沿袭至今。


    临高人偶戏唱腔,主要以〔啊哈〕、〔朗叹〕为主。后来从临剧中吸收了〔快板〕、〔哩哩妹腔〕、〔七字板〕、〔丑脚板〕、〔小放牛〕、〔嗳嗬哩〕、〔平板〕、〔月光光〕、〔白芙蓉腔〕、〔哭板〕等以民歌、民间音乐经整理、创作而成的唱腔。此外,还吸收了琼剧的〔程途〕、〔叹板〕、〔苦板〕、〔江浪腔〕、〔教子腔〕等板腔。唱词句式以四句为主,兼有六句、八句甚至十多句,唱句以五字、六字、七字为多,唱词不需押韵,但讲究平仄。如四句式唱段,第一句仄或阳平,第二句阴平,第三句阴平或去声,第四句上声。每唱至第四句的最后一个词为关键词,演员不唱出,而只用音乐过序代替,让观众参与猜想,若猜对了就唱出,台上台下,浑然一体,饶具特色。早期的乐队建制有五人,乐器有大、小唢呐,三弦(或秦琴)、椰胡、竹笛和打击乐。六十年代后,乐队增至十人左右,并增设了扬琴、二胡、月琴、笛子、秦琴以及西洋乐器大提琴、黑管等,打击乐也由原中鼓为主转为以大小木鱼为主,兼用板、鼓、镲、钹、锣的击乐结构。在表演上,由于“人偶同演”和“单纯人演”两种形式同时并存,互相促进。演人偶戏,注意发挥人与偶,偶与偶,人与人等人偶之间互为一体的多姿多彩的表演方法;演临剧则吸收了广西桂剧、壮剧、琼剧等兄弟剧种的水袖功、扇子功、手巾、台步等技巧,使表现手段更趋丰富。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