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琼侨歌谣:诉不尽的侨乡哀愁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在文昌、琼海、万宁的一些地方,至今可以听到鲜为人知的琼侨歌谣。琼侨歌谣记述了侨乡历史状况,华侨出洋的缘由和遭遇,反映他们在寓居国的情况和艰苦奋斗的历程,被专家誉为我国华侨史、国际交流史的活化石。在6月9日公布的我省第二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6个项目中,琼侨歌谣、琼剧、黎族民歌、“哩哩美”渔歌等10个项目被认为较具竞争力。在此,本版将分两期介绍其中不太广为人知的琼侨歌谣和“哩哩美”渔歌,敬请关注。
 

    老街、骑楼,从建筑风格上讲述着侨乡的历史。咖啡、咖喱,从饮食特点上传承着侨乡的习惯。而一曲曲流传在侨乡里的歌谣,却是在吟唱中记录着侨乡的文化。当咖啡、咖喱仍在侨乡的饮食中盛行,老街、骑楼开始在岁月中老去,我们不知道讲述着华侨故事的侨乡歌谣还会走多远,还能唱多久?


  琼侨产生之日,也是琼侨歌谣诞生之时。琼侨走到哪里,琼侨歌谣就传播到哪里。


  琼侨文化的活化石


  琼侨歌谣是随着琼籍华侨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琼籍华侨的足迹走向世界。


  琼侨的历史始于南宋。明《正德琼台志》载,宋乾道八年(1172年)就有占城(今越南中部)人到海南买马劫人。明清时期,海南岛沿海海寇更加猖獗,他们抢劫财物,掳掠人口。清《崖州志》载,嘉庆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贼何乔、林容等复犯崖州……掳掠数十人去。”十七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到海南拐骗农民到美洲、欧洲、东南亚充当苦力,俗称“贩猪仔”。在海口就设有“猪仔栏”,大批破产农民上当受骗,卖身为“猪仔”。


  除了掠劫和被骗到国外当苦力外,也有大批居民远走国外谋生。据有关记载,民国成立后,海南出洋人数平均每年一万有余,出洋人数最多的是1939年,达到了5万。抗日战争至解放后,出洋人数逐渐减少。近年来,实行对外开放后,海南与海外华侨进行广泛的联系交往,出国人数又见增多。据2000年人口普查,海南人口786万,华侨就有300多万,分布于5大洲60多个国家。


  琼侨产生之日,也是琼侨歌谣诞生之时。琼侨走到哪里,琼侨歌谣也传播到哪里。琼侨歌谣与琼侨的历史一样,一直走到现在。


  琼侨歌谣记述了侨乡历史状况,华侨出洋的缘由和遭遇,反映在寓居国的情况和艰苦奋斗的历程,因此被专家誉为我国华侨史、国际交流史的活化石。它反映了琼籍华侨和侨乡人民的心声,是海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文昌、琼海、万宁的一些地方,至今可以听到琼侨歌谣,但随着老一代华侨、侨眷的逝去,年轻人对这种海南方言歌谣越来越陌生。


  “送夫送到万泉河,河水倒映影双双,夫妻都如鱼和水,鱼水分离几凄凉。”


  留守新娘的离别歌


  在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每天午后,都会见到一位阿婆孤零零地坐在自家门前,兀自望着万泉河的方向。60多年前,梁光华阿婆在村口送自己的丈夫去南洋谋生后,从此再也没有长久的相聚。


  “送夫送到万泉河,河水倒映影双双,夫妻都如鱼和水,鱼水分离几凄凉。”


  “夫郎离家南洋去,一去十年无回书。坐在石上望夫回,泪流成河浸石浮。”


  在琼侨歌谣中,离别的爱情歌唱不尽当时的哀愁。在侨乡,许多妇女都和梁光华一样,承受着分别的痛苦,送走自己的丈夫之后,从此音信全无,只得守着这份爱情,做一辈子的留守新娘。


  提起往事,梁光华阿婆混浊的眼睛闪动着湿润:“我嫁过来3个月,他就去了南洋,一去就是十年。整整十年,每天都盼着他回来,终于有一天,他回来了,当时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谁知没呆多久,又是在村口的小码头,我送他离开,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再也没有回来……”阿婆一直在重复这句话。


  对于离别的歌谣,阿婆不愿意唱,她说自己没读过书,不会唱太多的歌。但当年丈夫再次离家时,她曾站在码头唱了几句,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歌声。阿婆当时唱的什么,她说忘记了。或许她并没有忘,只是不愿意再提起。但在众多的侨乡歌谣中,我们能找到许多诉说离别的歌谣:


  “鸡啼一阵又一阵,夫妻二人将离分,卧在床上不舍起,双双枕头添泪痕。”


  “心中悲痛一阵阵,亲家不久就离分,站在床前嘱一句,十年才回诉天伦。”


  侨乡歌谣中,每一曲离别歌的背后,都有一段离别的故事。直到我们离开,阿婆还是一动不动,或许这种静坐的期盼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在她孤零零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留守新娘的苦楚,离别,还有无望的爱情。


  “无奈卖身当猪仔,离乡别妻泪涟涟,何日归来未有期,相见只在梦中眠。”


  飘洋过海的思乡歌


  来到万宁兴隆,你就会感觉到浓郁的侨乡味道。走在街上,可以闻到浓浓的咖啡香味,在街头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几个人闲坐在一起,慢慢地品着咖啡,桌上放着东南亚风味的小吃———椰子糕、九层糕等。漫步街头,时常看见身着东南亚风格服装的人们。驻足倾听,更让你觉得新奇不已,因为他们说着马来话、印尼话、泰国话。而琼侨歌谣,在这里还是很容易就能找到会唱的人,尽管已经不是特别流行了。


  在兴隆华侨农场, 93岁的老华侨温带向我们讲述着当年在南洋的艰辛。上世纪二十年代,温带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上岸的第一件事就是种胡椒。当时在胡椒园里做工的,几乎都是海南人,他们从事这最辛苦的劳动,却住着最简陋的房屋和吃着最简单的饭菜。在劳动的时候,他们用歌谣倾诉心中的苦楚:“无奈卖身当猪仔,离乡别妻泪涟涟,何日归来未有期,相见只在梦中眠。”


  在下南洋谋生的途中,不知有多少人在漂洋过海时葬身,歌谣唱到:“海不平啊浪头高,天不平啊起风暴,叫一声我的妈呀,儿尸要在海底捞。”


  早期琼侨大多是因为被劫、被骗到海外当“劳工”和因生活所迫出洋谋生。琼侨在国外,多数在矿山、种植园、码头当苦力,少数在旅店、餐馆当差,或自办理发店、缝纫店,历尽艰难。对此,歌谣作了生动的写照:“十个去番,九个打工,你去挖矿,他去搬运,我当种胶工,工不相同苦相同。”他们饱尝艰辛后,发出感叹:“树怕寄生,人怕寓居,丧身外地,做鬼也被欺。”


  琼侨的艰苦劳作,对所在国的开发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歌谣所唱:“好望角,没有琼人无希望;旧金山,没有琼人不出金;星洲港,没有琼人船停航;吕宋岛,没有琼人只长草。”由于琼侨的艰苦奋斗,开拓创业,也有些琼侨取得成就:“去番吃得苦与脏,严冬过后是春光。”


  琼侨与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便有了诉不尽的乡愁。出于对故乡的思念,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华侨选择了回家。上世纪50年代,温带和家人一道踏上了回乡的航船,思乡的歌谣也随着华侨的归国而在侨乡传唱:“鸟与树林亲,羊与草坪亲,稻与肥水亲,人与故乡亲。”


  一如南洋风格的老式骑楼,在岁月和风雨冲刷之下,琼侨歌谣正慢慢成为过往。


  渐渐老去的琼侨歌谣


  时光会带走许多,流传已久的琼侨歌谣正慢慢衰落。如今在侨乡,能唱琼侨歌谣的人已经不多。幸运的是,我们在文昌遇到了张任君老人。这位退休的老人一直在为留住侨乡歌谣而努力。老人家如今70多岁,一直在传唱、搜集、整理侨乡歌谣。他用闲余时间编的一本《文昌歌谣选》,收录了400多首琼侨歌谣。


  可这些歌谣能流传多久,这让老人颇为担心。老人说:“这些歌谣都是侨乡人民用口唱出来的,是侨乡人民直舒胸臆的心声,是自然质朴的口头文学,是我们侨乡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一些本地著名的琼侨歌谣传唱手已经离开人世,他只能尽自己的努力来留住这些歌谣。


  一如南洋风格的老式骑楼、民居一样,琼侨歌谣在岁月的风雨冲刷之下,渐渐老去。文昌会文镇冠南墟是著名的侨乡,但在这里只有一些老人能凭着记忆唱上几段。


  张任君老人一边哼着自己喜欢的歌谣,一边带我们走进冠南墟山宝村的“运琚楼”。推开厚重的大门,可以看出这幢南洋风格民居当年的气派,但由于长期无人居住,“运琚楼”显得有些破落,拱形窗前结满了蜘蛛网,房檐下的立柱斑斑驳驳。


  张任君说:“作为一个侨乡人,我们始终都喜欢和挚爱侨乡文化,包括侨乡歌谣和这些具有特色的侨乡民居,都是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屋需要人居住看管,侨乡的歌谣也需要有人来传唱、搜集和整理,如果有一天这些文化都消失了,那侨乡的特色也就失去了。”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