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07 > 正文

学诚法师主持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开幕式并作基调发言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第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10月26日在北京开幕,三国佛教界代表等共300多人参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开幕式并作基调发言。

 

学诚法师发言如下:

 

    两千多年来,佛教以慈悲和平的精神,利济天下的情怀,在向世界各国传播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和睦,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当今世界,尽管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冲突不断,各种恐怖主义事件时有发生,然而从大的方面来看,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在这种形势下,佛教徒有责任继续秉持慈悲和平的精神,与一切坚持正义和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一道,为世界和平、人民安乐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一、促进世界和谐,佛教责无旁贷

 

    当今世界已进入高度发达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界手段的空前提高,“索取”自然财富的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正在迅速消耗,围绕能源和市场展开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同时,世界范围内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和国际公正秩序某种程度的缺失,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和环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是构成世界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伴随着物质享受日益丰富而出现的奢侈浪费现象愈显突出,人们工作节奏紧张,人际关系疏离,安全、幸福和快乐指数并没有同步提高,再加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人类的传统道德遭遇严峻挑战,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一些国家和地区连年不断的战乱和冲突,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带来的各种天灾和疾病,无时不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不能不深感忧虑。 

 

    面对这种世界范围的危机,各国有识之士都在积极提出各种应对方案。作为荷担如来家业的四众弟子,应当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自古至今,无论是净化人心、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还是促进家庭、社区、社会的和谐,乃至推动构建和谐世界,本来就是佛教教义的根本诉求,也是佛陀慈悲济世精神的生动体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佛弟子,都应当肩负起这一神圣的责任,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二、促进世界和谐,净化人心为本

 

    心清净故,世界清净。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和谐,净化人心,服务社会,加强生命教育和道德建设,三国佛教徒应为此做出各自的努力与探索。

 

    2006年,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各国佛教领袖和学者,对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探讨,呼吁各国佛教徒通过弘扬佛教基本教义,净化人心,重建道德,建立互相理解、彼此宽容和友好合作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区、和谐的社会,进而构建和谐的世界。

 

    这次论坛对各国佛教领袖、信众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进一步落实和深化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旨精神,真正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是佛弟子们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和”。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佛教的历史经验表明,在推动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平、和睦、和谐的进程中,佛教无论在理论层次,还是实践层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佛教的基本教义,如:业感缘起、生佛平等、依正不二的思想,乃至五戒、十善、四谛、八正道、慈悲心、菩提心、六度、四摄等为圆满自他二利而累劫修行的具体内容,都兼有提升道德、净化人心的重要意义,都已成为中国佛教的基本诉求,进而慈悲济世、自觉觉他,共跻圣域,共享安乐,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现着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价值取向。

 

    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无限生命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的佛教信仰的价值观,是引导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与趋向生命解脱的人生信念。在肯定无限生命的自我开创与正确实践的前提下,只有如理如法地秉持“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才能够在现实人间奉献佛教的智慧与慈悲。

 

    因果法则,是宇宙间的自然法则。修如是因,得如是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欲免恶果,必修善因;倘若造恶因,绝难得善果。古德云:“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若无因果,则善无以劝,恶无以惩,遑论明明德以止至善、断烦惑以证菩提乎?”

 

    佛教的缘起论透露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一切有情息息相关,任何个体要想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都不可能与其他有情割裂开来,都必须在和谐世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同时,缘起无自性的观念也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任何事情都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当前局部地区的动荡和纷争也是这样,只要把握了缘起的关键,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幸福就一定能够到来。中国有句古话:知易行难,关键在我们能否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佛陀的教诲,因应时空因缘,开创出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平、和睦、和谐的新局面。

 

三、促进世界和谐,加强共同合作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世界的和谐,需要通过各界密切协作才能取得成效。中国佛教徒正在积极参与社会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例如:

 

    (一)中国佛教发扬大慈大悲的精神,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旱涝、疫病等灾害时,积极参加国际救援,通过有组织的募捐活动,捐款捐物,向受灾民众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援助。

 

    (二)中国佛教大力提倡各宗教间应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友好协商,共同开展国际合作,为制止不同民族或宗教间的仇杀,建立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和各国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建立共同繁荣的国际社会新秩序,进行互相支援、彼此协作。

 

    (三)中国佛教通过组织或参与国际性会议,就维护世界和平,制止各种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争、恐怖主义及其它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呼吁,动员广大民众共同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谐的行动。

 

    (四)中国佛教与韩国、日本佛教自古以来就是联结东亚各国友好关系的“黄金纽带”。我们希望今后继续开展与韩国、日本佛教徒的友好往来和佛教文化交流活动,为增进中国与韩国、日本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强合作,不断进行新的努力和探索。

 

各位大德、各位同道: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时代话题,佛教文明在促进世界和谐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三国佛教界应当继续加强友好交流,不断巩固 “黄金纽带”关系,以更广阔的视野,更积极的态度,进行更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中国佛教界愿意与韩国、日本佛教界携起手来,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