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僧伽 > 正文

一代高僧:彦琮法师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谈到隆尧的历史人物,彦琮是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精通梵文,而且还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彦琮(557—610年),隋代著名高僧,俗姓李,赵郡柏仁(隆尧县双碑村)人,法号道江,隋唐著名高僧,大翻译家。生于衣冠世家。自幼即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博闻强记。10岁时正式出家,12岁在宣务山诵《法华经》。彦琮8岁时,有一个僧人边法师,让他读《须大拿经》,近七千字的经文彦琮一日就读完,并能通晓经义,倒背如流。边法师很惊讶他的才能,就考他说:“释迦牟尼是何如人也?”这话问得很深,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是西天如来佛,但“何如人也”一句包括则极为广泛。彦琮却毫不迟疑地答道:“是女人,释迦牟尼在《金刚经》里说‘夫座儿座’,如果不是女人的话,他怎么会夫座然后儿座呢?”彦琮的回答尽管有些牵强,但一个小童能如此回答也很不一般。因此,边法师对他超人的阅读能力和记忆力十分惊奇。彦琮10岁正式出家时,他的聪慧名声已经广为传播。14岁时彦琮收到北齐重臣敬长瑜、朝秀、卢思道、元行恭、邢恕联名签发一封邀请信,他们要请少年彦琮为北齐的建立讲大智论。这事在当时传为奇闻。
  

    周灭齐后,佛教衰落。周武帝知道彦琮学识渊博,佛、道、儒三教俱通。周武帝就把他请到宫内,和他谈论道家的理论。周武帝大力宣扬道教,大做道场,经常是通宵达旦地进行。彦琮因为详知典籍,被请来主持道场。彦琮在主持道教活动时,把佛法也加进去讲授,融会贯通,使听众在不知不觉接受了佛法。
  

    开皇(隋文帝年号)三年,彦琮随文帝东巡。在东巡中,彦琮受到晋王(杨广)的礼遇,不久,在太原镇守的秦王请彦琮到太原去,与彦琮谈论佛教。隋开皇十二年(592年), 文帝再次下诏让彦琮入京。让他掌管佛经翻译,住在大兴善寺。掌传译事,并与陆彦师、薛道衡等人创著《内典文全集》。隋仁寿二年(602年), 文帝让彦琮撰写众经目录,命其编撰《众经目次》。彦琮把众经分为五种类型:单译、重翻、别生、疑伪、随卷。大业(隋炀帝年号)二年,设置东都,隋炀帝召彦琮入宫,和他谈论佛法。彦琮所谈的东西,隋炀帝非常感兴趣,他们一连谈了几夜。彦琮向隋炀帝讲述译经之事,又给隋炀帝看了他所做的颂,这使隋炀帝对佛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隋炀帝传旨,在洛阳上林苑设立翻经馆,让彦琮在那里主持翻译。当时翻经馆担任华僧的译者仅彦琮一人。在新平林邑得到的佛经五百六十四甲一千三百五十多部,还有昆仑写的多梨树叶。隋炀帝下令,让把这些佛经送到翻经馆交给彦琮,让他阅读并编写目录,然后再逐渐翻译。彦琮于是写成五卷的七体目录,这七体是:经、律、赞、论、方、字、杂书。用汉文翻出的经书,有二千二百多卷。该书共分草本、重译、别生、疑伪、缺草等五卷,勘定了当时书写佛经总集的标准,对后世经典具有很大影响。因此书一刊出,即盛行一时。不久,彦琮又撰写了《西域传》一书,并改正了当时同类著作的错误,充实了内容,使人们对西方的地理状况、风俗人情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当时,有一个印度僧人来谒见隋文帝,回国时,请求带回隋国《舍利瑞图经》和《国家详瑞录》,彦琮倾一人之力,独自将他们翻译为梵文,后在西域诸国广为流传。隋大业二年(606年),彦琮批阅了《昆仑书》,修撰了《古印度记》,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效用。

 

    彦琮一生共译经22部,约达万卷。他每译一经,必制序,述事于经首。为了给译者制订规范,他以多年实践经验,论定了翻译外藉的楷式,有“十条八备”之说。此外,彦琮还著有《天竺记》、《西域传》、《大隋西国传》等著作。彦琮的著作和译文,繁荣了东西方佛教界,促进了东西方佛教界的交流,尤其是在西南诸国传播了中国的文明和文化,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7月24日,由于积劳成积,彦琮病逝于洛阳上林院译经馆,终年54岁。死后归藏故里隆尧宣务山。其墓于山之东坡就山凿成一棺形石室。此棺长5.2米,头高2.6米,尾高2米。石棺中有一洞,深2.5米,高0.8米,口宽0.75米。棺之左侧有石阶,拾级而上可达棺口。棺口处刻有“隋国译经法师彦琮遗身”和“大业六年七月二十四日无常”字样。现此棺基本完好,属邢台隆尧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彦琮一生勤奋好学,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以多年的实践经验,论定了当时翻译外籍的楷式,成为中外文化的交流重要典范。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