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南海史籍 > 正文

老树新枝琼州调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琼剧是海南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品种,从它形成并发展到今天,走过了300多个春秋。解放后第一部琼剧史书———《琼剧志》目前正在补充内容、修改编撰中,计划近期出版。海南日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该书的主编、琼剧理论专家周庆辉先生,简单梳理一下琼剧的发展脉络。


  琼剧是海南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品种。记得小时候,十里八乡之内,哪个村庄晚上有琼剧上演,总会跟父母出门看戏,听不清唱词就看字幕,看不懂的字 就问大人,潜移默化之中,尽管不会唱戏,却也多认了几个汉字,知道了一些历史故事。时至今日,海南各类性质的琼剧团已不下百家,而农村正是它们生存的巨大 空间,对琼剧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


  杂糅百家之长的琼剧


  琼剧理论专家周庆辉告诉记者,在明代正德(1506-1521)《琼台志》中,就有关于节日庆典、杂剧唱演和教戏习俗的记载,乡人称当时的杂剧为“闽南杂剧”,是从福建南部经广东东部传入海南岛的。由于杂剧所用语言和海南乡音同出一源,因此得到了较快的繁衍和发展。


  “到了明末清初,杂剧交错使用海南乡音,吸收民歌杂调、歌舞八音和道乐佛曲,逐渐演变成为地方土戏,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琼剧。”周庆辉说。


  清代的康熙至乾隆年间,“土戏”很受海南老百姓欢迎,到了民国则风行极盛。陈铭枢的民国《海南岛志》如此记载“土戏”:“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唱土戏。”


  “土戏”也叫“海南戏”或“琼州戏”,海口、琼山一带称作“斋”,老百姓看戏不说“看戏”,而说“看斋”。“斋”是道教仪式的一种,由此可见琼剧受到道教音乐影响的痕迹。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史料,“琼剧”二字最早见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海南岛旅行记》中的《琼剧之一瞥》一章,作者田曙岚为湖南籍中学教员,从1932年12月1日开始用了半年时间,行程3000余里,对海南岛进行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各个县市。


  “中国戏剧在宋代有南曲和北曲(或称“南戏和北戏”)之分,相背并行。北曲产生得较晚,唱腔高亢激越;南曲是对南方地方剧种的统称,唱腔婉约动 人,有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和弋阳腔之分。海盐腔和余姚腔消失后,昆山腔向‘雅’的方向转变,进入宫廷,弋阳腔则偏向‘俗’,走进民间。”周庆辉说, “弋阳腔每到一处演出,都能吸收当地的东西,如曲调成分等,可塑性很强,生命力旺强,后又派生出多种腔系,遍布全国。琼剧是南戏一脉,其声腔以七字句的中 板为主,包括正线、内线、外线和反线,根据剧情需要使用,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是生、旦、净、丑各行当常用的唱腔,故有‘没有中板就没有琼剧唱腔’之 说。”


  中板是琼剧唱腔的最大特点,往往占一部戏的百分之七十。


  丘?F剧本与琼剧因缘


  丘?F是皇帝谥封的“理学名臣”,其《大学衍义补》和《朱子学的》是儒家经典著作。鲜为人知的是,丘?F还是一名剧作家,曾写了《伍伦全备忠孝记》(简称《伍伦记》)、《举鼎记》、《投笔记》、《罗囊记》和《龙泉记》,但《罗囊记》和《龙泉记》已经失传。


  据《琼剧志》介绍,明末清初,有人将丘?F的《投笔记》和《罗囊记》改编为方言土语唱本,在青楼唱演;琼州木偶班,也曾用土戏腔调演出。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有人在府城西门创办“鼓城楼剧本承印社”,丘?F的剧本《投笔记》也在印刷之列。


  丘?F很喜欢戏曲,相传有一次他奉命南巡时,在江浙等地观看了海盐、余姚、昆山和弋阳四大声腔为主的南戏,大开眼界之余,回京还向成化皇帝朱见深说起四大声腔的演出盛况。朱见深听后大喜:“江南犹有如此绝艺,朕未闻也。”于是下旨让四大声腔进京演出。


  海南革命先驱和琼剧


  周庆辉说:“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国内反帝反封建呼声日益高扬,海南岛也深受影响,琼剧在此期间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1919年,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海南籍学生郭钦光在“五四运动”大游行后身亡,消息传到海南后,琼崖革命先驱杨善集(1900-1927)等人组 织剧团,奔赴岛内各县市演出《大义灭亲》、《爱国女秋瑾》和《蔡锷出京》等剧目,由于内容针砭时弊,唱词通俗易懂,很受群众欢迎。


  1921年,徐成章(1892-1928)等人在海口创办和出版《琼崖旬刊》传播新思想的同时,也聘请琼剧艺人吴发凤(1870-1946)、 郑长和(1892-1967)等人,在海口南门组织“土戏改良社”和“琼崖伶人工会”,改编旧戏,编纂新本,编辑了《爱国学生郭钦光》、《林格兰就义》等 十几种剧本,此后,“文明戏”风行。


  1928年至1929年,王文明(1892-1930)和冯白驹(1903-1973)组织文艺宣传队,通过唱演琼剧来宣传革命思想,教育群众和战士提高革命觉悟。


  1939年,日军侵琼后,社会动荡不安,琼剧空前衰落,不少戏班停业,许多伶工迫于生计,亡命海外。


  “直到1950年5月1日,海南宣布解放后,琼剧这个濒于灭亡的剧种,才恢复了新的生命。”说到这里,周庆辉感叹不已。


  琼剧改革硕果累累


  从1953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海南分会”成立开始,琼剧跟随全国大潮,开展了“改人、改戏、改制”的三改工作,旧时的“班主 制”不复存在了,“通宵戏”也不演了,最大的变化是艺人的社会提高了,不再是“五子不入流”,琼剧界也取得了一个个可圈可点的成果。


  1956年8月7日,“广东琼剧团”宣布成立,次年4月,陈华、王英蓉等人主演的《张文秀》,莫爱花、李丽珍、王凤梅等人主演的《卖胭脂》,陈华、红梅、苏庆雄等人主演的《狗衔金钗》赴京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9年1月,“广东琼剧院”成立。1962年,传统剧目《红叶题诗》经田汉润色后,搬上银幕,成为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被拍成电影的琼剧。


  解放以来,琼剧在音乐、唱腔、舞美和服装等方面都在不断地改革,近年来也获得了不少殊荣。2006年底,海口市琼剧团陈素珍获得了国家戏剧最高 奖———“梅花奖”;2009年12月,在全国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展演中,省琼剧院的《下南洋》从28台参展、参评的剧目中,斩获了“优秀剧目奖”。


  历经三百多年的演绎与变革,我们今天欣赏到的琼剧,早已不是300多年前原生态“土戏”的模样;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历史发展的演进,人们的意 识形态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琼剧的内容主旨与表现形式也会随之演变。琼剧在历经变革的今天,依然为百姓所喜闻乐见。(文/ 海南日报记者 陈 耿)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