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南海新闻 > 南海史籍 > 正文

得胜沙:海口的“凯旋门”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海口,南渡江的入海口,一个文明发达的城市名称,正是华夏南溟奇甸的首府重镇。


  如果说,海南岛是大海之都,那么,海口就是海都之都。这个都会就像长江入海口的东方明珠上海一样,都很年轻。千百年来,她只是琼州首府府城的外 滩。但这片曾经只是“琼州郡北十里洲都”的外沙,却因其迅速的崛起和丰厚的历史人文遗迹,于200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26年12月9日,广东省国民政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海口从琼山县分出改设市政厅,称“海口市”,委任原市筹备专员龙道孔为厅长,辖第 一、第二、第三警察区。此前,这里只是拱卫府城的卫所营镇、交通海上的津浦港口。历史从此,时空交错,在这片防卫之地下碇舶脚,南北在输纳之所辐辏集散! 海南周刊本期起陆续推出“穿越海口的时空隧道”,来展示海口丰厚的人文遗存背后的身世传奇,我们的讲述,便从海口的“凯旋门”———得胜沙开始。


  凯旋的沙场 


  “得胜沙”,这个名字像“凯旋门”,背后自然少不了一个得胜凯旋的故事。


  “得胜沙”古称“外沙”。位于今海口市得胜沙路一带,东起新华北路,西抵龙华路北端,长520米。海口旧城有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得胜沙在 城门外,依溪、临海,所以海口人也叫它外沙,取“海口外缠一片平沙”之意。据《得胜沙史话》载:“明代建的西天大士庙,当时面临大海,后来由于海潮冲积, ‘外沙’出现,今富兴街、外沙后街便形成河流,称外沙河。外沙河到了民国初才逐渐填成陆地,盖起了房子,当时主要是水上疍民居住。”而早在唐朝,“白沙 津”作为古渡驿站,也是常常成为历代海盗出没上岸劫掠的岸口。


  据方志记载,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海寇张十五犯海口,驾船数十艘进入海口港,清兵把总黄开广带领海口、府城一带军民奋起反抗。当时,水 师兵船20余艘将出巡哨,不及防备,与海寇交战中官兵死伤不少,而海口至琼山大林一带也被海盗抢掠,人心惶惧。幸有百姓加入抗贼队伍,寇贼最终被驱赶出外 沙,自此,古外沙便改称“得胜沙”。


  这次抗贼行动的具体细节虽然已杳然难寻,但其激烈艰难程度一定是历史上罕见的。另外关于这次军民联合卫护抗击海盗的故事,在民间还流传着冼太夫 人助战的传说。也就是说,不仅是军民联手,而且还是人神联手的正义战斗。以这种传说可见这次战斗一定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相传,大战海寇之夜,官兵因武器粗劣,无法抵御大批兵贼的侵袭,死伤无数,遂退到冼太夫人神位处。瞬时,只见冼太夫人自天而降,骑白马、执长 剑,带兵助战。一时千军万马,如飞沙巨石般给海寇以致命的袭击,匪盗纷纷抱头鼠窜,仓皇败逃,外沙一战终于反败为胜。海口官府黄开广为纪念冼太夫人显圣助 战得胜之功,遂将这外沙命名为得胜沙,得胜沙由此凯旋而来。1854年(咸丰四年)又在今得胜沙居委会址建冼太夫人庙,市民称“外沙婆祖庙”。


  “得胜沙”何以得名,虽然古史未详细记载,后人的说法也皆是口耳相传,大多语焉不详,牵强附会者颇多。然在海口人民的心中,“得胜沙”作为一个凯旋的沙场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人民引以为豪的印记。


  商贾如流繁华地


  海南人中,鲜有人不知得胜沙的,这里曾经是各类商品的集散地,一时繁华。


  海南岛四周环海,自然港口众多,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如此有利的地理位置,使海南各关口的对外贸易较早就繁荣了起来。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海南设立琼州市舶分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岛内主要门户琼山、澄迈、临高、文昌、乐会(今琼海)等处均 有市舶活动。自此,海南岛的海外贸易日趋发达。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我国东南沿海设立海关,管理“海关贸易”。海口总口作为粤海关总口之 一,大力开展经济交流,商业贸易颇具规模,成为当时海南的商业中心。


  咸丰八年(1858年),清廷与英法帝国主义者分别缔结《天津条约》,琼州口(现海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得胜沙作为港口街道而迅速发展起 来。各式洋行、外商办事机构争相兴建,外资大量输入。琼州口一定程度上成为各类商家的角逐场所,而得胜沙则成为海口洋行最多、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一时间 洋酒、洋布、洋油、洋火、“三五牌”香烟充斥街头,海口的达官显贵、纨绔子弟、名媛佳丽,甚至外国传教士也纷纷出现在得胜沙。任商贾如流,车马喧嚣。


  二十世纪初叶,中法医院、邮政局、民国政府中国人民银行设办事处、海南医院、“海口大厦”、海口海关


  等于得胜沙相继落成,尤其是“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的建成,几乎成为海口的标志,在当时最为出名。因其位置显赫,商贾绅士频频光顾,“五层 楼”作为他们商洽生意、从事社交的主要场合,夜夜笙歌,宛转迷醉。而能够在“五层楼”里住宿、喝茶、品酒也曾一度被认为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此时,随着航运、货栈、商店等商业蓬勃发展,昔日海田河畔的外沙,已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海口市最繁华的主要街道之一,引领着海南现代化的步伐。


  1937年,海口海关从中山路迁至得胜沙,使得原本繁荣的街道更加兴盛。新中国成立后,城建突飞猛进,靠帆船驳运的得胜沙码头被现代化水平较高 的秀英码头和新港码头取代,后来建起的长堤西路,因其宽敞笔直,更是直接代替了得胜沙的主要交通地位。“文革”期间,得胜沙因早年对外商的开放,曾一度更 名为“反帝路”。直至改革开放后,得胜沙商城林立,又重新繁荣起来,人们熟悉的“得胜沙”也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如今,得胜沙街已由海口市政府投资600多万元改建成了一条步行街,使这条原本全长500米的街道基本保留了历史的余韵。


  凝固的记忆 


  历史的车轮没有带走这一席繁华,凝固的记忆,为海岛人民留下了曾经的喧嚣与热闹。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沉淀的历史。作为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海口的骑楼老街无疑成为人们对海口文化变迁记忆的生动载体,得胜沙的骑楼下亦沉淀着昔日凯旋门外的点点滴滴。


  漫步骑楼街区,或许你对满街的方言片语不懂,但满街涵盖着的历史、建筑、艺术、园林,若肯留心,可见处处彰显声色。外表看似斑驳古拙的骑楼,待 仔细欣赏便不难发现这些建筑上所布满的优雅、洋派的装束。柱廊、敝廊、尖顶、雕花门窗和百叶窗,无不显示其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南洋华侨的爱国热情。


  这里有海南华侨的印记,据《海口文史资料》记载,原粤军第一军独立旅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邓本殷为搞好市政建设,诚邀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 房。“这批琼籍归国华侨,因为衣锦荣归或落叶归根,回到海口后纷纷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骑楼式的建筑。”“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 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


  得胜沙老街的骑楼,一般是两层,也有少数三四层,最为特殊的要数“五层楼”了,曾经的灯红酒绿或许值得纪念,然还有一份温暖实在让人挂怀。一位 作家曾写道“在国外,一个祖籍海南的老人问我,五层楼还在吗,话里的口气,像问候乡音久绝的一位亲人”。骑楼俨然成了海南侨乡文化的历史,承载着一代海南 华侨的浓郁乡情,打开骑楼每一扇门,你能说它里面没有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南洋故事?


  这里也有得胜沙老街自己的印记。“耆耄钟楼见沧桑,得胜沙有‘第一关’;……海南的老街海南的魂,海南的骑楼代代传”。骑楼,不仅仅是一代人的记忆,更是一条老街自己的时代印记,虽历经沧桑,却依旧傲立,现代化的城市淹没不了这座老城的风骨。


  得胜沙,曾经的辉煌,是每个经历它的人心里永远的“凯旋”。由凯旋而来,一时繁华,老骑楼终于留下它的印记,任百年历史在其楼下静静流淌……(文\本刊特约撰稿 周娟 周泉根  图\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